走大橋人行道堪比平衡木需要的不僅是技術更是膽量
11月15日,有鄭州市民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反映,鄭州市花園北路跨賈魯河大橋,橋面人行道極其狹窄,且沒有盲道。行人若想從河兩岸來回通過,要么膽戰心驚地從人行道上走過,要么如果怕高怕水的,就得走到機動車道上,和公交車、私家車等機動車以及電車等非機動車混行。
走人行道堪比平衡木需要的不僅是技術更是膽量
鄭州市賈魯河整治改造工程已接近尾聲,賈魯河畔風光旖旎,吸引了附近居民和市民前往。近日,有市民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反映,鄭州市花園北路跨賈魯河大橋是橫跨賈魯河南北交通的主干道之一,但其人行道寬度非常狹窄,僅有女士兩步腳長的寬度,更別提盲道了。橋面距水深三四米的河面約五六米高,并且大橋的欄桿也不是很高。
走人行道堪比平衡木需要的不僅是技術更是膽量
“橋面距水深三四米的河面約五六米高,從上面通過瘆人。恐高的更不敢從上面走了。”市民反映。人行道寬度僅能放下女士兩只腳的長度,年輕人走上去都覺“瘆得慌”11月18日上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鄭州市花園北路跨賈魯河大橋實地探訪。站在橋上,記者看到,人行道確實過于狹窄且無盲道。記者測量發現,人行道寬度僅能容下記者雙腳的長度,約20厘米。而橋下方約五六米的高度就是賈魯河河面,水深約三四米。該橋橋面長約50米,因兩側防護護欄也不是很高,記者站上去體驗,確實嚇人。該橋橋面是雙向六車道,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沒有專門的隔離,各種車輛混雜在一起,險象環生。
走人行道堪比平衡木需要的不僅是技術更是膽量
但目前有關此事,該市長熱線還沒有收到具體的回復和回應。她們也會督促資源規劃部門盡快回復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