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又到了白玉蘭獎頒獎季,熱門電視劇將再次成為話題被揉搓一番。創辦于1986年的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與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中國電視金鷹獎有著本質的區別,那就是它作為亞洲最重要的國際電視交流、合作平臺之一,其綜合性、國際性和權威性是其他兩個大獎項不可比擬的。
所以今年的白玉蘭獎花落誰家格外引人注目,因為放眼望去,可以參與這屆白玉蘭獎的好電視劇太多了。然隨著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入圍名單陸續公布,筆者和其他網友的反應一樣,有點傻眼。
正午陽光幾乎成為了這屆的“霸主”,其名下的《都挺好》、《大江大河》和《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三部作品一口氣吞下了最佳電視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等8個項目里22項提名,說它是這屆白玉蘭獎的“霸主”一點都不過分,簡直是肉和硬菜都給它瓜分了,剩下些湯給其他電視劇去分了。
第一時間看到這個榜單時,我就有這樣的疑問,感覺這樣的評獎是不是有問題?是不是有內幕?是不是評委太情緒化?還是說里面有正午陽光的人等等,質疑會信手拈來。也難怪入圍名單公布后,網友在評論區一陣騷動。
再細看這份入圍名單,重要獎項中,最佳導演一共入圍了5個名額,正午陽光團隊占據了3個,最佳編劇5個入圍名額正午陽光團隊同樣占了3個,最佳男主角五入圍名單正午陽光占了兩個。筆者翻遍以往的白玉蘭獎,還真沒有像這屆這么“奇清”的,真的很難讓人淡定。
擁有30多年歷史的上視節白玉蘭獎已經相當成熟,且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和權威性,在中國電視劇精品越來越多的今天,也不至于有“等米下鍋”的嫌疑啊。隨便腦回路下,非正午陽光出品的優秀劇目多的是,比如《老中醫》、《創業時代》、《如懿傳》、《沙?!返?,那都是口碑爆棚的年度佳作,然而卻在這次的入圍名單中齊刷刷的消失了,只留下正午陽光的獨自在那里璀璨奪目。
深究的話正午陽光的這幾部劇也并沒有統治2018年的電視劇市場,單就古裝劇來說吧,綜合比較下我覺得《如懿傳》怎么比都要強過《知否》。曾經的《知否》歌詞被批矯揉造作,臺詞小兒科漏洞多,在導向上也被批為宮斗劇少了大格局和高立意。
在現在內地電視劇整體水平上升,百花齊放格局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正午陽光能在白玉蘭“霸獎”,是白玉蘭有“偏愛”還是這屆電視劇真的不行?或者說有了正午陽光的參與,別人就自然矮了一截,這其中的道道實在讓人玩味。
當然,電視劇和電影一樣也有這種現象,那就是收視率更是一面鏡子,很大程度上反映著一部電視劇在觀眾心目中的分量。但收視影響評獎在這次的白玉蘭獎上卻有了很大的出入。
比如家庭倫理劇《都挺好》幾乎成了一段時間人們茶前飯后有的談資,但現實收視率卻與網絡熱度不甚匹配,出乎意料的在首輪播出的時候衛視平臺收視率還排不進同時段前5。在第二輪播出時,這部劇卻讓人大跌眼鏡,收視與期望相去甚遠,竟然低至0.2、0.3的水平。
根據權威收視分析,《都挺好》二輪的表現遠遠不如同為二輪的《燕陽春》、《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后兩者名氣不大,宣傳不多,但收視率依舊超過《都挺好》一截,這種現象確實也耐人尋味。
我們一直喊不以收視論英雄,因為收視率并不完全和電視劇質量劃等號,但想想看經不起市場檢驗的電視劇,又怎么能與獎項有緣呢。我們看不懂這樣的霸獎現象,這背后形成的原因更值得我們深思。
曾經有一部《人民的名義》的熱劇觀眾熱捧但也美譽逃過被黑的魔咒,最終與各類獎項包括白玉蘭無緣;而與之類似的《破冰行動》是公安部的,可能是《人民名義》的前車之鑒,播出時沒被黑,但收官后卻一路被拉踩,從8.7幾天之內一路掉到7.1,這背后究竟有沒有人在搞鬼呢?
二輪好于首播的真正好劇其實是很多,《大明王朝》重播比首播還好。但《知否》《大江大河》曾經登頂首輪的二輪最好成績僅僅是中游,而《那座城這家人》《創業時代》二輪播出就和首播排名差別不大,照白玉蘭的提名來看,我們真不知道《都挺好》為何會有這樣的結果,未經得起檢驗的問題出在了哪里?
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我的冤家住對門》寂寂無名,光在一個省播出都比《都挺好》好,《正陽門下小女人》口碑和亮點多多,但是在白玉蘭提名中遠不如《都挺好》。由此看來,正午陽光出品如此搶眼一騎絕塵,不被人質疑都難啊,這背后難道真用了什么神級手段么。
前不久國家出臺“限古令”,嚴格而苛刻,不少大古裝大劇如《封神》中途停播、《九州》撤檔……可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的《知否》卻笑傲白玉蘭入圍名單,這真的是話匣子不打自開,想問問正午陽光的光芒到底是觸動了哪些關鍵機關?
曾經孔笙、李雪憑《溫州一家人》在第1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榮獲最佳導演獎。孔笙憑《北平無戰事》、《瑯琊榜》、《父母愛情》三部高質量作品在第30屆電視劇“飛天獎”奪得最佳導演獎。但這次霸獎白玉蘭也太過高高在上,難免給人不勝寒的感覺。
如此獨愛一家,讓電視劇一貫較權威的白玉蘭獎也飽受爭議,如果評委們大多口味獨特只會以網絡熱度為評判標準,又怎可以代表大眾心聲?多少遺珠好劇會成為永久的一聲嘆息,到那時,白玉蘭獎的評選也不過只是一個雞肋罷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