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云網9月19日訊(陽澤)眼看阿里巴巴在信用支付領域的開疆擴土,騰訊如坐針氈。有消息說,騰訊正在孵化一款名為“分付”(暫命名)的信用支付產品,預計今年第四季度上線,微信支付團隊運營,目前處在與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洽談合作階段。
一般人可能想象不到信用支付的重要性,但騰訊非常清楚:如果再不作出改變追趕,可能就追不上了。
實際上,近年來,阿里旗下的信用支付產品——支付寶“花唄”已將億萬都市男女的消費欲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兩年前的2017年,花唄發布的《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顯示,花唄的用戶中,90后占比約47.25%,平均每4個90后中,就有1個開通了花唄。2017年花唄創造的年凈利潤高達34億元。不良率僅為1%。
兩年后,螞蟻金服在支付寶等拳頭產品的催動下,強勢崛起。2019年初,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公布:截至2018年底,支付寶及其合作伙伴,已經服務全球超過10億用戶,而一條未經證實,但廣被媒體引用的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第二季度,花唄的用戶數量已超過3億。而花唄累計借出3000億元。
之前未能重視此領域的騰訊,應該極為懊惱。
事實上,自2013年上線以來,支付寶就一直是微信的主要對手。兩家公司形成國內移動支付市場雙寡頭的格局。根據易觀《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年度專題分析2019》,今年一季度,支付寶占據中國移動支付市場53.21%的份額,騰訊金融為39.44%。
雖然市場份額沒有太懸殊,但實際上,騰訊已被阿里甩的很遠。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23日,螞蟻金服經過9輪融資,估值約2000億美元。且早已成為獨立的金融集團。
反觀騰訊。直到去年9月,“騰訊金融科技”才首次亮相。2019年二季度,單獨發布報告的騰訊金融科技營收228.88億元。雖然營收并不難看,但估值相比螞蟻金服相差800億美元之多。
8月14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工信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聯合發布“2019年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螞蟻金服緊隨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以及京東后,位居第五位。
對于騰訊來說,這還不是最擔心的,騰訊很清楚,花唄的帶動作用遠遠大于直觀的信用支付。
花唄的出現,迅速調動線上線下的所有消費環節。數據統計顯示,商戶接入螞蟻花唄分期后,成交轉化提升了40%,銷售額提升了23%。消費者在使用螞蟻花唄后,消費能力較此前有10%左右的提升。花唄對于中低消費人群的刺激作用尤為明顯,在螞蟻花唄的拉動下,月均消費1000元以下的人群,消費力提升了50%。
這一點騰訊也很清楚。只不過,信用支付是目前騰訊金融在2C產品中的缺失環節。無論是從用戶體驗還是更高的估值,補齊這一環節都是遲早的事情。
騰訊不能再等了。對于雙方來說,這次大戰不可避免。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與阿里的這場“信用支付大戰”最大的獲利者可能另有其人。這就是電商新貴——拼多多。
就目前而言,拼多多雖已貴為國內用戶量第二大的電商平臺,但無論是物流還是支付,都遠遠落后于其他競爭對手。由于“特殊因素”,拼多多不愿接口花唄,也無法與京東“白條”對接,因此,拼多多在信用支付與消費領域幾乎難有斬獲。
也就是說,作為反阿里聯盟成員以及騰訊系的鐵血盟友,如果微信推出“分付”,不僅間接彌補了拼多多這方面的不足,更能直接帶動巨大的消費體量。
來源: 華云網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