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被一批日本捐贈武漢的紙箱刷屏了。這批紙箱是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捐贈給湖北高校的物資,包括20000個口罩和一批紅外體溫計。在紙箱的標簽上,寫著8個漢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據了解,漢語水平考試(HSK)是孔子學院總部/中國國家漢辦主辦的一項國際標準化考試,重點考查漢語非第一語言的考生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是日本組織日本考生參加漢語水平考試(HSK)的一個官方機構。那么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是什么意思?原來這里面還有個故事。
唐朝是世界上最強盛的王朝,疆域空前遼闊,軍事空前強大,經濟空前發達,文化空前繁榮,向唐朝進貢的國家多達300多個。當時,日本遠遠不及唐朝強大,還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來學習唐朝的先進文化,包括唐朝的許多律令制度、文化藝術、科學技術以及風俗習慣。遣唐使團為推動日本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中日友好交流的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公元7世紀時,日本有一個長屋王。長屋王生于684年,是日本天武天皇的孫子、高市皇子的長子。長屋王愛好文藝,擅長詩詞,對佛法有一定研究。他非常羨慕唐朝發達的文化和佛教,制造了1000領袈裟,派人送給唐朝的僧人們。這些袈裟上繡著四句話:“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遺憾的是,長屋王沒能親自前來唐朝。729年,長屋王因為遭人陷害,被迫與妻子一起自殺,史稱“長屋王之變”。長屋王流傳到唐朝的四句話,被高僧鑒真看到了。鑒真非常感動,對日本產生了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