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肉西瓜皮薄,可食用度高,果肉纖維質少,屬小型品種,適應小家庭一次性食用?!?/span>6月13日,夏日炎炎的羅甸縣邊陽鎮董王村村委會后山海拔900米的山堡上,艷陽似火。十幾名村民挺著烈日忙著為西瓜套網、剪葉,汗流滿面,種植基地負責人陳洪勝看著掛滿支架的西瓜,盤算著今年的收成,心里樂滋滋的。
坐落在海拔900米山堡上的西瓜種植基地一角
“我們種植的有‘金比特’(黃肉)和‘拿比特’(紅肉)兩個品種,現在開始批量上市?!标惡閯俳榻B,今年2月份他與陳永亮合伙,投資60余萬元,在本村流轉土地開始試種西瓜,種植面積達138畝。
掛滿支架的“編號”西瓜
2000年畢業于黔南農校的陳洪勝曾經在廣東一帶務工幾年,然后返鄉在董王鄉開設十余年的農資銷售部。十余年來農學專業畢業,主攻蔬菜和水果種植技術的他,在銷售農資的過程中常年在網上查詢學習各種與農業種植有關的知識,已經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農技員”。2018年陳洪勝在網上得知黃肉西瓜這個品種,通過自學相關種植技術,對比本地的氣候、土壤和光照等種植條件后,開始大膽謀劃種植,從浙江省引進品種,下定決心第一個吃下這個“螃蟹”。
“金比特”西瓜皮薄,也稱“剝皮西瓜”
“這個西瓜皮薄,用手把皮一剝,就可以吃了,所以也叫‘剝皮西瓜’。”西瓜的種植成功,讓沒有農業種植經驗的陳永亮半年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來?!瓣惪?,你好,15號給我準備3噸西瓜,給我送來貴陽?!薄昂玫?,張總,可以送到貴陽,7000元一噸,你把錢打來。”“好的,陳總,我把錢和地址發給你?!被乩锩χ榭垂と颂拙W的陳永亮不停地接到訂單電話,笑容滿面?!耙呀浗拥?/span>20余噸的訂單,主要是銷往貴陽、惠水等周邊縣市?!?/span>
據了解,“金比特”西瓜外形美觀,味甜口感好,適應性廣,生長勢強,采收期長,豐產性好,肉質脆爽,鮮甜,適宜大棚等保護地早熟促成栽培或保護地秋季抑制栽培。位于北緯25度的羅甸縣,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具有春早、夏長、秋遲、冬短特征,無霜期長,太陽輻射量多;年均日照時數為1350-1520小時之間,降水量為1100-1400 毫米,無霜期達335天,年均溫19.6℃,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素有貴州“西雙版納”和“天然溫室”之稱,為發展水果產業提供了優越的水熱條件。多個在北方需要大棚種植的水果,一經引進羅甸種植,可采用無棚天然種植模式,使得品種更優。近年來,羅甸種植的水果主要有火龍果,臍橙、哈密瓜、十月桃、無核枇杷、百香果、蜂糖李、紅心蜜柚、西瓜、芒果等20余個特色品種,羅甸水果以其優質可口的品質深受各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我們的西瓜一年可以分兩批掛果,第一批畝產量8000斤以上,第二批6000斤以上,預計年畝產量15000斤左右,主要成熟期是6至9月份?!标惡閯俳榻B,“金比特”西瓜種植采用的是無棚立架栽培法,讓西瓜的受光度均勻,西瓜的品質和甜度更好,還有就是采用人工授粉的模式,讓西瓜授粉均勻,產量和品種達到標準,西瓜的甜度達到12至13度以上。
工人為西瓜套網
“現在投入的65萬元,主要是用于購置農家肥、竹架、種子和支付工人工資?!蔽鞴戏N植基地的投入建設,也為當地群眾提供了不少的就近就業的機會,目前,在基地務工的農戶達32戶3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1戶11人,工人務工收入月均3200元,有效的解決了當地部分留守婦女和留守老人就近就業增收脫貧的難題?!拔沂嵌路蓍_始來基地務工的,主要是除草、剪枝、授粉、套瓜,工錢按小時計算,每小時11元,一個月下來有3000多元收入。”村民羅蘭是第一批在基地務工受益人之一。
“目前,開出去的工人工資有20萬元,預計到9月份還需要開支30萬元的工人工資,加上每年流轉土地費用10萬元,全年開支村民60萬元?!标惡閯僬f,帶動大家一起致富,才是他創業的目的。
“金比特”西瓜包裝上市
“這一批產量120萬斤,第二批預計80萬斤,全年200萬斤,預計均價3元/斤,年產值600萬元?!标惡閯僬f,本著讓產品達到優質、綠色農產品的需求,基地在每一個種植環節上都對工人進行嚴格的技術培訓,做好每一個細節的技術把控。在采用人工授粉的同時,作好時間記錄,掌控好成熟時間,保證讓自然成熟健康的產品送達消費者手中,讓消費者吃上健康、安全、新鮮、甜脆的優質西瓜。
“金比特”黃肉西瓜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