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泰帝失去皇位的背后:為什么明英宗復辟以后,沒人擁護景泰帝?
前言:明朝歷史上,有過一場著名的政變,那就是著名的奪門之變。即:已經遜位長達八年之久的明英宗,在少數幾個大臣的支持下復位,而詭異的是,整個大明朝廷...[詳細]
-
-
說孔融之四:孔融與曹操對立關系的士人文化史意義
孔融之死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已經積恨已久,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曹操,終于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詳細]
-
-
蕭燕燕:30歲垂簾聽政,33歲擊敗宋太宗,死后留下一個強盛的大遼
宋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有爭議的朝代之一。贊美者稱贊宋朝不殺大臣,貿易發達,文化興盛;譴責者認為宋朝軍力衰弱,喪權辱國堪稱歷朝之最,甚至在北宋...[詳細]
-
-
洋務運動中創辦的公司還剩幾個?留下來的全都是世界500強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推開中國大門,太平天國風起云涌引導百姓造反。清政府搖搖欲墜、土崩瓦解之際,一批封建官僚勢力展開了一場浩浩蕩蕩的洋務運動,主...[詳細]
-
-
超長待機的漢武大帝:一生共熬死了多少位匈奴單于?
匈奴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邊境大患,為了防止他們南下燒殺搶掠,強悍的秦始皇耗費巨大人力物力修筑長城,劉邦有能力一統江山,卻要經歷白登之圍的慘敗。可...[詳細]
-
-
蒙古發現突厥石碑,上面文字令人震撼,學者:唐朝果然強大到可怕
十九世紀末,在外蒙地區,西方學者發現一些刻有奇怪文字的古代石碑,其中有三塊石碑最有名,即鄂爾渾碑、闕特勤碑、毗伽可汗碑,后來學術界稱之為“突厥...[詳細]
-
-
日本人為什么要虐殺朝鮮末代皇后閔妃
文:琴劍霜月公元一八九五年十月七日夜,燈火通明的朝鮮王宮中,正在舉行盛大的晚宴。夜半子時,正值賓客們興盡而歸之際,一群日本浪人在朝鮮親日派的策...[詳細]
-
-
明成祖朱棣到底是明君還是暴君?堪稱:中國歷史上最有血性的皇帝
朱棣當皇帝時,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修撰《永樂大典》、派鄭和下西洋、北征蒙古、修建長城等。但是,這些事情的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他對自...[詳細]
-
-
江蘇一條老街,被譽為“金陵第二夫子廟”,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江蘇一條老街,被譽為“金陵第二夫子廟”,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江蘇的古街發展在我國有很高的發展地位和人氣,而且伴隨著我國對很多地方中的古街景...[詳細]
-
-
三家分晉有何意義?為何說讀懂中國歷史,需從讀懂三家分晉開始?
文/藍夢島主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由周武王姬發創建的周朝,享國長達791年之久,創歷史之最。但是,周朝的政治格局,并非始終一貫,而是分為了...[詳細]
-
-
人民海軍的授劍儀式為何使用漢劍而非唐刀
2017年4月15日人民海軍舉行了首次授劍儀式:在一艘國產驅逐艦上進行的王先軍等13名艦長政委被授予“深藍之劍”。被授予人的姓名都會刻于劍刃之...[詳細]
-
-
歷史上的捕魚兒海,今天的貝爾湖:只有7%屬于中國的中蒙界湖
貝爾湖,古稱捕魚兒海。貝爾湖位于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的西南部邊緣中蒙交界之處。是中蒙兩國的界湖,為兩國所共有。湖泊總面積約為608.78平方公里...[詳細]
-
-
換衣服改國運的趙武靈王
《周易-系辭》里有一句話: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意思是當人在困境時就會設法改變現狀以求發展。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群雄逐鹿、英...[詳細]
-
-
李淵起兵時不過三萬兵馬,是怎么跨越千里,從太原一路打到長安?
公元617年7月,李淵自太原起兵,拉開了唐朝統一天下的大戲。在接下來的六年當中,李唐大軍橫掃天下,最終在武德六年,終于完成了統一中原這個偉業。大家...[詳細]
-
-
從秦到清2000年:最好的政治制度——唐朝初期的“三省六部制”
文丨歷史時刻錄圖丨來源于網絡六部01導言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到1912年清政府滅亡。兩千多年的時間里,中國歷史上共誕生了九大封建王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