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發展是反映在方方面面的,而娛樂在我們的生活中占著非常大的比重,因此影視劇行業是經久不衰,而且在科技的加持下拍攝技術比剛起步的時候高了不少,很多基于技術問題才出現的不足之處已經逐漸被彌補,但是這并沒有讓現在的電視劇超出那些“老劇”,在整體上更上一層樓,反而是因為把觀眾的目光集中在了演員身上,就讓那些以次充好的現了形。
越來越高清的鏡頭下,演員的一舉一動都能夠清晰地被電視機或者大銀幕前的觀眾看得清清楚楚,比起之前畫面不夠、劇情來湊的時代,這既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給了觀眾們更加舒適的視覺體驗,影視劇所要傳達的思想也能更加完整地抵達觀眾那里;不好的地方則是容易把演員的短板放大,而且隨著門檻的降低,好像不管做什么的人,最后都能到演藝圈摻上一腳。
現在影視劇中經常用的組合就是流量明星做主角,然后邀請一眾演技精湛的老戲骨來作配,同樣也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的時候,主角本身如果是那種謙虛好學而且有悟性的,有可能會在老戲骨的刺激下爆發出平時達不到的水準,完成“超常發揮”,這樣對劇方、演員和觀眾都是最好的局面;然而空有顏值卻沒有演技的明星一抓一大把,很多時候會適得其反,更加凸顯主角的拙劣演技。
大概是因為預期已經降得太低了,所以現在一旦哪個演員表現出了本應該是一個合格演員應該達到的水平,粉絲們就會無所不用其極地瘋狂夸贊,動不動就是“演技炸裂”“神仙演技”。成名后的張一山被粉絲們捧上了一個過分的高度,好像一部《余罪》就讓張一山成功成為了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但是他的另外一些作品,不乏被網友們吐槽的存在,似乎還達不到那種高度。
如果說本職工作就是演員的張一山是被粉絲們“寵溺”了的話,那么跨界做演員的張藝興就相當于被“寵壞”了,雖然他飾演的“二月紅”這個角色確實很出彩,但是拿一個角色就給這個人頒發“終身成就獎”的話就有點夸大其詞了。似乎自家粉絲總是在勉強安慰自己:“愛豆的演技已經很厲害了。”但是既然選擇了走這條路,就不應該享受真正的演員沒有的優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