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9:00,上海市第四期“雙名工程”“攻關計劃”婁華高中化學基地在上海市最古老的學校——敬業中學開展研修活動。
專家報告,助推攻關研究進程
上午,市教委教研室的張新宇博士結合基地的攻關課題,進行了《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的專題講座。“格致教育”集團化學名師工作室和敬業中學化學教研組的老師們參加了本次活動。講座中張博士從“是什么?”、“為什么?”、“如何做”?這三個層次闡述了單元教學的概念、設計和實施。他以高一化學第二章《開發海水中鹵素資源》為例,幫助大家厘清了課標中的單元、教材中單元的不同特征,從教學管理和教師教學兩個角度分析了進行單元教學的優勢和必要性,細致地講解了如何對單元教材教法、內容、活動、作業進行分析和具體的實施方法。張博士的講座深入淺出,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把老師們覺得模糊和困惑的點都一一做了深入的解析。講座精準把脈,既為老師們今后進行單元教學設計提供了思路和方法的支持,也為攻關課題中的下一步研究中指明了方向。張博士鼓勵大家積極研究,在研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智慧分享,創新永不停止
下午是攻關基地的老師們以“信息技術助力化學教學”為主題的教學實踐分享會。基地成員們紛紛踴躍發言,介紹了自己或自己所在校、區的實踐成果。無論是致力于信息技術的實踐應用(格致中學李國罡老師、上音實驗呂春林老師、靜安區教研員陸惠蓮老師),還是學科育人的實踐探索(育人中學陳家宏老師、應昌棋學校戈凱懌老師、復旦附中曾德琨老師、格致中學的聞昊老師),抑或是立足學生終身發展的校本課程建設(敬業中學姚澄老師、復旦附中楊海艷老師),都讓大家感受到了信息技術讓化學教學換發出勃勃生機。老師們圍繞攻關課題對新技術、新實驗、新做法的討論和思考將分享會的氣氛一次次的推向高潮。
最后,基地主持人婁華老師和上海師范大學的吳俊明老師在點評中充分肯定了大家的做法,鼓勵大家在課題研究中,將信息技術與傳統課堂教學相結合,通過優勢互補最大化的發揮混合式學習的效益。吳老師提出研究中要建立學生過程性學習的資料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數據監測,便于通過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采用多種手段,“讓更多的人學得更愉快,讓更多的人學得更好,幫助更多的人提升能力和素養”。
一天的研修活動結束時,會議室外已經是天色暗淡,基地的老師們還在邊走邊繼續著研修的話題,討論著分享會上的信息技術,討論著混合式學習與高效的個性化學習……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