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音頻大小7.7MB
2019年末,樓市乏善可陳。
沒有起伏的去化,沒有爆炸的新聞,沒有驚嚇的房價。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今年就會這樣過去的時候,遠郊大哥于無聲處,引爆了一大顆降價驚雷。
房價爆裂聲中,奏響了屬于遠郊的年末終章。
1
降價聲最響的,是平原新區的藍光雍錦華府。
這個項目在今年上半年 首開時,高層6800元/平,洋房7500元/平,和平原新區其他項目相比,價格不算高,因此吸引了不少原陽、新鄉、以及鄭州的投資客前來買房。
然而進入下半年,市場行情進一步向下,房企銷售越發困難,終于在12月,藍光雍錦王府宣布降價, 洋房5200、高層4800起!直降2000,還送車位!
一年不到,房價大跌了46%,上半年買房的業主至少損失了20萬!
這刀砍的,太狠了。
受傷的業主們紛紛來到藍光雍錦華府的售樓部門口,凄冷冬日里,發出絕望又無奈的抗議。
藍光的大幅降價,難受的除了業主,還有附近的競品項目,比如華潤平原府。
平原府在入市之初價格就不高,本來想著低價走量,奈何市場涼涼,去化一直不好,禍不單行,又碰上藍光的自殺式降價襲擊,雪上加霜之下,只能跟降。
目前,平原府高層已經從6900降到了5600,和去年相比跌去了23%。
新房打骨折,二手房同樣未能幸免。
在平原新區的一家二手房中介,我們看到這樣一個房源——
綠地泰晤士新城,這個曾賣到過7600元/平的項目,因為沒人接盤,所以二手房價只能一降再降,如今89平僅售48萬,折合單價5400元/平。
當初的購房者排號、網簽、還月供,折騰了幾年,最后不僅沒掙,還倒賠20萬。
一手和二手房市場通通陷入了降價泥潭,這片土地上究竟還有多少購房者在賠錢?
我們復盤了平原新區近4年的房價漲跌走勢——
2016年受鄭州熱度影響,平原新區大幅上漲,但在2017年摸頂之后,房價就開始一路向下,目前,只有2015年買房的人暫時還沒有賠錢,剩下的全被套牢,最慘的是2017年掉坑的,平均跌幅已經達到了33.3%!
房價連續下跌,曾經熱情的投資客如鳥獸散,如今的平原新區,只剩下空無一人的街道,空置的住房,以及大片大片待開發的荒地。
一個三無新區又失去了最重要的市場信心,降價,大概率仍是這里2020年的主旋律。
2
潰敗的環鄭遠郊,不止平原新區一個。
還記得前兩年吹得飛起的鄭汴一體化嗎?那頭的開封西,是另一個降價重災區。
回看2017年開封西的高光時刻,千人搶房、開盤即清時刻上演,區域均價從5000跳漲至9000,神盤鄭開橄欖城高層甚至漲到了12000,房價直逼鄭州!
衰落的伏筆,往往藏于事物發展的高潮。
2018年起,開封西的市場熱度戛然而止,房子不好賣了,降價潮也就開始了。
鄭開橄欖城跌回8000元/平,各項目特價房、降價房層出不窮,更驚悚的還有鄭開大道上某文旅項目——
2019下半年,為了低價走量,該項目高層精裝改毛坯,房價大幅下調,直接將開封西底價拉至6200元/平,與2017的最高峰相比,房價跌幅達到了48%!
這個價格,不止坑了之前買房的業主,也坑了不少用6500元/平的內部價買房的員工,本以為自己抄了底,沒想到被市場端了鍋。
價格泡沫被戳破,再加上之前炒的火熱鄭汴一體化慢慢沒有了聲音,伴隨著年末的寒風凜冽,開封西的前路,一片灰暗。
3
平原新區跳樓,開封西割肉,遠郊的衰退已成既定事實。
然而,在我們實地調研的過程中卻發現,只要項目價格足夠低,還是能夠吸引一部分客戶前來買房。
比如開封西某樓盤,售樓部外荒無人煙,售樓部里人氣火熱——
我相信大家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朋友、親戚,在他們的概念里,雖然遠郊風險大,但房價低,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遠郊新區但凡漲個2、3000,漲幅就能跑贏價格高企的主城。
理論看起來跑的通,實際呢?
來看一張圖——
這是過去8年,鄭州主城區和遠郊房價的對比。
可以看到,8年中,鄭州市區的均價增幅突破110%,而遠郊新區漲幅僅在60%上下,換句話說,這8年,只要投資遠郊,你就大概率跑輸主城漲幅。
這其中,有區域的原因。這些靠概念、靠炒房客撐起的遠郊新區,離鄭州太遠,土地供應量相當大,本身又沒有配套、沒有產業支撐,不能居住,所以房價的天花板非常低。
這其中,也有城市的原因。實事求是的說,以鄭州當下的城市力量,能把四環做好,就已經是極限了,想帶飛五環外的新區?至少十年后再說吧。
所以,在行情好的時候,郊區因為價格低、不限購,可能短期內漲幅很高,但長期來看,市區的漲幅還是遠遠超過郊區。
更何況,這都還是賬面財富。目前這些遠郊新區沒有醫療、沒有教育、沒有產業,沒有真實的居住需求,二手房市場就沒有任何流通性可言。
即便房子有漲幅,也是有價無市,要么像平原新區的二手房犧牲溢價出手,要么囤在手里,等待下一波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來的風口。
現實,已經擊碎了幾年前妄想以小博大的投資者,而現在又妄想抄底的,只不過再次踏上了同樣的輪回。
4
回看遠郊新區的這一路,起起落落落落,漲漲跌跌跌跌。
2016年趁著鄭州主城的熱度,它們紛紛乘風而起,地王頻出、知名房企入駐、購房者擠破售樓部,火熱的市場不斷催漲著房價。
然而隨著市場回歸冷靜,樓市提前入冬,它們又首當其沖,如今只剩下土地流拍、維權頻出、房價斷崖式下跌……
看到結果,更要看到背后的風險。
對于普通購房者來說,現在買房,盯緊主城!盯緊四環內!不要想著房價便宜,就輕易跨越主城去薅遠郊的羊毛!
事實證明,最后被薅禿的,往往是購房者。
▼
參與【開盤雷達】暖冬活動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