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張文宏建議孩子吃兩樣東西”的新聞上了“熱搜”。記者看到,這位被網友們稱為“張爸”的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其實是給眾多家長對于孩子吃早餐的建議——“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對此,揚州大學附屬醫院營養科醫師柳沁元表示,“張爸”的建議非常經典,也具可操性,尤其適合考生早餐所需的營養,家長們照著做就對了。
網上熱轉
“張爸”建議“孩子要吃的兩樣東西”上了“熱搜”
4月15日下午,我駐歐盟使團、駐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使館與上海市外辦聯合組織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視頻講座上,張文宏與在歐中資企業、華人華僑、留學生進行交流,答疑釋惑時特別提到,“孩子早上必須要吃雞蛋和牛奶”。
張文宏說:“你家里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除此,張文宏接著說,“我跟你們講,現在中國的孩子早上只能吃雞蛋、牛奶,還有高營養的三明治,這些都可以吃,他不吃也不行,你說非要吃,不吃了不上學。”
就是這簡單的幾句話,讓“張爸”再一次登上“熱搜”。對此,網友反應不一,有的網友表示贊同,雞蛋和牛奶都是簡單有營養的食物,還扛餓;而有的網友則表示反對,認為中國人早餐還是喝粥或者吃面條最好。
記者求證
早餐吃“雞蛋+牛奶”是非常經典的建議,可操作可實踐
作為一名專業的營養科醫師,柳沁元則非常贊同“張爸”的建議。她說:“張教授的這個建議非常經典,可操作,可實踐,應該普及到我們中國的每一個家庭。”
她說,這么多年來,營養科醫生一再對大中小學生推薦早餐要吃這兩種食物,尤其到每年的中高考前,給考生做的“考前營養推薦”,也會反復力推雞蛋和牛奶。
就雞蛋和牛奶的營養,柳沁元分別進行講解,一個整雞蛋是所有食物來源的蛋白質的金標準。可見,雞蛋對于生長發育期的學生有多重要。說到牛奶,柳沁元提到“每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的口號,在營養學科專業領域,是業內人士經常呼喊的。她解釋,牛奶中除了含有優質蛋白以外,還有很好的鈣質,應該說是人們所需鈣質最主要的,最常見,也是最物美價廉的來源。“牛奶補鈣性價比非常高,最高,沒有之一的選擇。”
牛奶和雞蛋雖好,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方便吃到,柳沁元說,牛奶可以用液態奶、沖泡奶粉、酸奶、固體奶酪等來代替,而雞蛋也可以用其他蛋類如鴨蛋、鵝蛋、鴿蛋等替換。
專家建議
做成營養豐富的各式花樣,多攝入優質蛋白
對于“張爸”提到的“不許吃粥”,柳沁元認為,張教授并不是讓大家徹底不吃粥,而是不要過于篤信粥的營養成分。她說,早上一碗粥是中國人最有代表性的早餐,除了粥,還有米湯、米糊、米油,認為其營養好,易吸收。“的確好吸收,因為其中主要營養就是淀粉,只要人體簡單的消化就可直接吸收,但不代表其營養就全面。”
柳沁元表示,許多中國人家庭有吃粥,吃面條,喝豆漿的習慣,不需要全部否定改成喝牛奶,可以吃面包夾奶酪,再喝點粥,但不要單獨喝只含有淀粉的粥。“張教授強調喝牛奶,其實也是在強調早餐當中一定要有充足的蛋白質,特別是優質蛋白的攝入,而不要僅在淀粉堆里打滾。”
說到早餐的品種,柳沁元建議,可以做成營養豐富的各式花樣,比如把雞蛋打入粥里,做成蛋花粥,不愿喝鮮牛奶,就喝點酸奶等。
柳沁元說,張教授特別提到“這段時間飲食結構”,面對疫情,人們要增強抵抗力,專家們的觀點都是反復強調要攝入優質蛋白,要吃蔬菜水果,吸收維生素。“人體免疫力,是需要很多營養成分,相互協調配合,相互促進吸收的。”
記者 張慶萍
編輯 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