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三峽大壩興建時間是在1994年的時候,全部工期為17年,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幣,這么多錢我們能夠回本嗎?
很明顯三峽大壩的建設并非是短暫的使用,而是長期的使用,在2006年建成之后,我國可以說已經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價值,俗話說“三峽大壩”又被大家潛意識地叫為“水電站”,那必然水的用處就已經輕松回本了。
水的用處在哪里?這就結合到了能源方面的說明了,“三峽大壩”建立之后,可以利用水能進行發電,這就是最為直接的經濟價值,這就是回本的很好方式之一。
僅電力價值就足以回本
根據科學記錄數據顯示,在2006年全線修建完成之后,三峽水電站2018年發電量突破1000億千瓦時,創單座電站年發電量世界新紀錄。過后經過批準,又對三峽大壩的蓄水量進行升級,更加的提升了發電量,同時為了提供能源的利用,安裝32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這直接再次刷新了記錄,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
在2019年的時候,三峽大壩全年發電量達968.8億千瓦時,這里可能很多人會有質疑,為何發電量又變少了, 這肯定是有波動,每年的水量情況不一樣,這就會影響其中的一部分情況。
按照2019年的一個電價下調的計算方式來看,第一檔:電量每戶每月210度及以下執行每度0.5469元。第二檔:電量每戶每月210-400度之間的用戶為0.5969元。第三檔:電量每戶每月400度以上的用戶將為0.8469元。大家就可以直接計算出全年發電就能產出多少價值,很明顯耗資近千億的工程“三峽大壩”能夠輕松回本了,這完全是“大象與小老鼠進行身材對比”不在一個量上。
當然很多人可能會說,難道維護不要錢嗎?確實也需要錢,但是與這個數據相比較,完全是沒有必要擔心維護的成本,同時我們也知道“三峽大壩”的使用期限非常久,就算是高額的維護,最終回本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除此之外,還有運輸價值也能夠獲得經濟價值。
在三峽大壩建立之后,我國的“長江黃金水道 ”可以說發展非常迅速,根據最新的規劃數據顯示,在提升黃金水道之后,長江黃金水道以及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的輻射能力將進一步提升,這意味著長江流域的運輸能力將會更加的強,那么更重量級別的貨船運輸可以深入到我國內陸長江流域沿岸,所以直接性的再次提升了水上運輸帶來的經濟價值。
例如:水道交通費等等,這些都是錢。其實三峽大壩還有一個明顯的影響就是對我國長江流域的水源問題產生了效應,那就是對長江流域的農業生產更加好影響。有了水資源大家再也不怕沒有水,所以在這農業方面也帶來了可觀影響。同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防洪問題,這也是間接的經濟價值,如果沒有三峽大壩,是不是我們面臨的洪水自然災難的影響可能性就更大了,有了它這些問題就小了很多。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三峽大壩都是一個巨大,很好的工程,以清潔的水電代替火電,減少三廢的排放,改善東部環境已經是全球所羨慕的了。同時這不僅是利國利民的大工程,在生態方面也產生了影響。
總體而言發電、航運等實現,每年都已經可以產生上億的價值了,所以很容易回本,答案已經很明顯了,這也是三峽大壩主要的兩種回本模式,每個人也應該知道,所以擔心回本的問題完全是多余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