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菏澤市牡丹區沙土鎮林業站職員張健發帖舉報稱,自己于1997年退伍后,1999年被分配到了牡丹區林業局,但林業局一直不讓他去上班,直到2005年,才被分配到牡丹區沙土鎮林業站。他后來得知,自己從1999年被分配工作開始到2005年這6年期間,自己雖然沒有上班,但工資和保險卻在一直正常發放,只是沒有發給自己罷了。直到2014年11月,他才查到有一個和自己同名同姓的人在牡丹區安監局上班,這才知道自己當時被人冒名頂替了。這個人真名叫邱之豪,當時只有11歲,是時任牡丹區第八小學校長邱兆海的兒子。隨后張健多方討要說法,都未得到滿意的答復。
此事一經報道后,大家的目光又聚焦在了山東,因為這是山東今年繼陳春秀、王麗麗、茍晶之后的又一起冒名頂替事件,此前已經查出242起冒名頂替上學案。
菏澤區針對此事立即展開調查,經查實,發現邱之豪冒名頂替的張健除了名字與張健本人相同之外,身份證號碼和學習、入伍、參加工作時間、工作經歷等皆完全不同,因此,不存在冒用舉報人檔案的問題。但是,調查組發現,邱之豪的檔案存在偽造姓名、年齡、住址、簡歷等問題。現在已經對邱之豪(冒名張健)之父邱兆海給予雙開,對被舉報人邱之豪(冒名張健)給予除名,其他相關責任人也被給予警告處分。
據公開資料,邱兆海除了任牡丹區第八小學校長外,還曾任過牡丹區沙土鎮中學的校長,不知是不是同一個人。
山東JW調查發現,所有冒名頂替案都是發生在2006年以前,那個時代各個地方都一樣,都像熟透了掉在地上的桃子。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