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下通脹和通縮的問題,因為我發現很多人啊,對這個問題一直很有爭議,有人說的現在是通脹啊,有人說是通縮,可以說是各執一詞,爭論比較激烈。
我了解下來大部分人的人是比較擔心這個通脹問題啊,就擔心這個錢不值錢了,包括我了解到一些身價比較高的,一些高凈值人士,他們主要擔心的也是財富被通脹所稀釋,準確的說是被國家各種大放水給稀釋,但有時候聽了以后,也覺得這個世界的鴻溝,不管是財富的鴻溝或者是思維認知的鴻溝啊!真的挺大的。
當下大部分人呢,其實還在發愁這個會不會降薪啊,會不會失業的問題,而這個高凈值人士呢,他在擔心會不會這個被國家放水稀釋,財富被稀釋。他們普遍的一個想法的事就要做到每年年化8%以上的一個收益率,要跑贏國家的這種放水速度。
今天呢,我就給大家分析一下國家的經濟啊,究竟是通縮還是通脹啊?你聽完以后呢,我就會對這個問題有比較清晰的認識。而首先的通脹和通縮這兩個詞啊,我覺得太學術了,我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啊給大家講一下。
通脹的意思就是說物價上漲錢不值錢了,這就是通脹。通縮的意思是呢,這物價下跌,錢更值錢了。簡單來說就是就可以這樣理解。
那這里面呢?我想給大家講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說商品。是所有的商品都在通脹嗎?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個部分呢,我講一下就是CPI這個反應通脹通縮,傳統經濟指標他已經失效了,而是很雞肋的指標。那當今社會其實真正的通脹并不體現在衣食住行上而體現資產價格上。
第三個部分呢,我就講一下,我們當下所處的情況究竟是一個通脹狀態還是一個通縮狀態?
先說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的就是我們這些年啊,所有的商品服務都在經歷這種通脹嘛。大家可以想一想。其實很多的這個商品產品這些年都在經歷通縮。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一個手機。智能手機的有變得越來越貴嗎?這幾十年來啊,就是手機經歷了從這個功能機到智能機這種轉變。手機的整個性能的變得越來越強大,還有句玩笑話,說說這個手機啊,它是很多電子產品終極殺手,把他取代了相機、取代了游戲機、取代MP3、取代了越來越多的這種原來的這些電子產品,功能的變得越來越強大,可以說你帶一只手機出門啊,基本上都夠了。
但是手機的價格呢,在這些年啊,就是在相比過去的他沒有顯著的上漲。過去90年代的時候大家知道啊,買一個大哥大要1萬多元,那現在高端的智能手機也就六七千人民幣。相比過去的這個價格還下降了對吧?可以看到現在的手機性能的是越來越強大,但是價格呢卻沒有隨性的那種強大而不斷地上漲,相反的,普通的手機的價格,每年還在下跌。
再比如呢,就是電視機啊,這個例子更明顯。那我記得我2015年的時候啊,買這個70寸的電視當時需要1萬多元。現在的你買一個小米的這個70英寸的那個電視,這是我最新的價格,我從淘寶上查了一下啊,只需要3200元。這個你看這個價格的下降有多迅猛啊。這個是個什么現象呢?這個就是典型的錢啊,越來越值錢了,而是典型一個通俗現象。
那我這里呀,舉手機和電視這兩個例子就是想告訴大家不能用就是一根筋地不是單一思維角度考慮這個通脹和通縮問題,很多時候呢其實通脹和通縮啊他是供存的,要理解背后其中的這個驅動因素。像手機和電視這兩個例子呢,其實就是典型的這受益于技術進步啊,尤其是這個摩爾定律帶來的好處。
摩爾定律大家知道啊,他就是說晶體管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每隔18到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外也將提升一倍。簡單理解就是說花同樣的錢啊,每隔18到24個月你就可以享受增加一倍的那種性能。這個就是技術進步帶來的好處,它帶來的好處呢,其實就是一個通縮的效應啊,就是東西越來越便宜了,性能越來越強大了錢呢越來越值錢了。好是手機和電視機啊。
還有一個就是汽車也是很好的一個例子,汽車站也知道這是除了房地產行業以外第二大的一個產業。它受益于技術的進步,而整個汽車的性能越來越好啊,但是價格這十幾年來并沒有怎么上漲啊,我記得90年代的時候一輛夏利車都要十多萬,放到現在的十幾萬你可以買性能比夏利車啊,不知道強大多少倍的汽車。還有很多的這個豪車的品牌啊,像奧迪,寶馬,奔馳啊這些品牌,這些車在國產化以后價格也變得越來越便宜。
大家可以明顯感覺到通脹這一現象也沒有體現在汽車上,并沒有說隨著貨幣量的增多啊,央行多年的放水而導致汽車價格的水漲船高,好了,這上面給大家舉了三個例子啊,就是手機電視和汽車啊,因為都比較貼近于生活,大家也容易接受和理解。而本質上都受益于技術進步和產能的擴張,雖然貨幣量這些年增加了很多倍啊,但是并沒有出現我們平時所說的這種通脹問題。貨幣在他們身上的真實體現反而是一種通縮的效應,也就是錢越來越值錢了。
好,接下來呢,再給大家這個拔高一點啊,就是講一下關于中國世界工廠啊,像是全球通輸出通縮這個問題。我相信大家啊,之前也聽說過。那中國的就是世界工廠向全球提供這種物美價廉的商品啊,我們這里先不談他背后那種環境破壞啊,這個低的勞工成本啊,然后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又中國世界工廠這件事本身的它本質呢,其實就是向海外輸出一種通縮的效應。就是海外的老百姓,他用同樣的錢可以買到更多更好的商品,之前呢我們聊過全球產業鏈,這個重構會拖鉤這件事情,他其實這個本質的是最后會是一個兩敗俱傷的一件事啊,因為中國世界工廠它一方面沒了訂單,對海外來說呢,他一下子如果找不到替代的工廠或者產業集群,這些商品的價格就會上升,海外就會經歷一個嚴重的就是通脹效應物美價廉的商品他在他一下就找不到,買不到。海外的老百姓得花更多的代價才能買到相同的商品,這是會產生一個就是通脹問題,而且甚至有可能是大幅的通脹。
那大家都知道歐美國家呢,很多老百姓看來就是大幅度通脹,他是很難接受的一件事。他還記得這個2019年年中的時候啊,19年當時中美貿易戰過程中,特朗普針對這個其中1400億商品它延遲了延遲到了圣誕節以后才加征關稅。就是考慮到圣誕節啊,美國老百姓采購商品希望能夠保持物價的穩定,不要出現大幅的漲價。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按贊、分享、留言,還沒有關注的朋友記得幫我關注一下喔。這樣就不會錯過我的更新啦
圖片來源于:百度(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