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個國家70萬軍隊一起討伐薩達姆,只有中國選擇棄權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士兵入侵科威特。盡管科威特當局呼吁國人站出來,“讓薩達姆嘗嘗死亡的毒酒”,但薩達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破了科威特脆弱的防線。幾天后,薩達姆宣布,科威特已成為伊拉克第十九個省。
1990年入侵科威特之后,薩達姆在“伊拉克第十九個省”的土地上禱告,這張照片被伊拉克政府驕傲地公之于眾,向全世界展示薩達姆的雄風,然而,正是這張展示勝利者形象的照片,預示了薩達姆的悲劇。
就在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當天,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決議案,一致譴責薩達姆違反國際和平與安全,并呼吁伊拉克立刻從科威特撤軍。
然而,薩達姆和伊拉克政府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對聯合國的警告無動于衷,把自身推上了冷戰之后聯合國最大威脅的位置。大約4個月后,聯合國采取行動,通過678號決議案,授權對伊拉克開戰。
聯合國再次警告說,如果伊拉克不在1991年1月15號之前撤軍,聯合國成員國將“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當時有12票贊成,2票反對(古巴和也門),1票棄權(中國)。
說薩達姆是狂人一點也不假,到了這個地步,薩達姆仍不妥協。限期過了之后,沙漠之盾行動變成了沙漠風暴行動,來自28個國家的70萬部隊開始攻打伊拉克,這也是二戰之后最大規模的軍事同盟,薩達姆當時的處境無異于螳臂當車,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薩達姆戰敗,被制裁了十幾年,最終還是被美國人推翻了。真是搞不懂當時薩達姆究竟是怎么想的,您覺得呢?
背景介紹:薩達姆為何入侵科威特?
薩達姆的動機要追溯到1980-1988年的兩伊戰爭。當時科威特借給薩達姆140億美元打這場仗,科威特事后拒絕抹掉這筆借款,要跟薩達姆要債,薩達姆大怒,心想老子為什么要打伊朗,還不是為了整個中東?(伊朗79年爆發伊斯蘭革命,推翻了王權,許多人擔憂革命會波及中東其他國家)。更讓薩達姆無法接受的是,科威特據說還在兩國邊境伊拉克一側開采石油,這才導致薩達姆起了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