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汽車零部件,還是各種大型機械,都需要潤滑油保證其順暢的工作運行,潤滑油的品質至關重要。可最近,丹陽警方在檢查中發現,轄區一家企業竟私自灌裝潤滑油,再貼標售賣,涉案價值近一千萬元。
上月底,丹陽警方接到群眾反映,皇塘鎮某廠區內堆放著大量空的油桶,懷疑是危險物質,民警隨即上門檢查,卻遭到了阻攔。
民警在呼叫增援后,在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一同進入了廠區倉庫,眼前的一幕讓他們頗為震驚,大大小小的潤滑油油桶堆滿了兩層樓,約有四五百罐,品牌更是多達近十種,涵蓋了國內外眾多主流潤滑油品牌。
丹陽市公安局皇塘派出所民警 張不凡:
后來仔細看了一下,就發現這些商標貼的很差,就不像那種原裝商標一樣的,后來我再去后面那個棚子里查一下,就發現還有很多還沒貼上去的,那種空的商標,擺放在那邊,并且還有空的蓋子、空的桶放在那邊,我當時就覺得有點問題,覺得可能是后期貼上去的。
警方懷疑這家企業
涉嫌銷售假冒商品,
隨后傳喚負責人郭某、黃某夫婦,
前往派出所接受調查。
據兩人交代
廠區內大量空桶、封蓋、標簽等物品都來自網購。夫妻倆平時進購的潤滑油,有的是1000升裝的,有的是200升裝的,但最終都被他們分裝成了約17升的塑料小桶,之后貼標出售給附近多家機械廠。
嫌疑人 黃某:一桶正裝殼牌大概3000多塊錢,分裝小桶大概400塊錢,可以分裝10個桶。
丹陽市公安局皇塘派出所民警 張不凡:他們進的油桶都是這樣子,他們需要自己再重新灌桶,然后重新封蓋,重新貼商標。
案發后,警方也聯系了美孚、昆侖、長城等廠家,對涉案廠區內的潤滑油進行鑒定,其中"長城"方面給予的回復是,廠區內42桶該品牌潤滑油,全部都是假冒的,長城品牌也不生產小桶裝潤滑油。
目前,
郭某和黃某涉嫌銷售
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已被警方取保候審。
丹陽市公安局皇塘派出所民警 張不凡:
后期我們還會對這個油的油品進行檢驗,看看這個油品是否達到國家標準,如果達不到國家標準,他可能還涉嫌銷售偽劣產品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