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我國決心造出自己的原子彈,美國和蘇聯方面對中國可能的行動非常的擔心,但是在媒體上冷嘲熱諷中國方面的努力。為了造出爭氣彈,中國老百姓付出了當今年輕人難以想象的犧牲和汗水,這背后的故事令人感動和尊重。
首顆原子彈的濃縮鈾背后是數百萬中國人的犧牲和奉獻
想要造出原子彈有兩個方案,一個是使用钚,一個是使用鈾,中國的原子反應堆由于遭到蘇聯方面的破壞而無法按時完成。于是我國的領導者們決定發動人民群眾漫山遍野的尋找鈾礦,用土辦法來提煉出濃縮鈾,這引出了一段令人肅然起敬的往事。
想要得到90%純度以上的濃縮鈾,就得找到高品位的鈾礦。為了找鈾礦,數百萬人民群眾冒著生命危險和健康可能遭受的破壞,毫無畏懼地使用簡陋的儀器設備在野外尋找鈾礦。
湖南的人民群眾特別的努力能吃苦,翻遍了湖南南部的山山水水,后來找到了不少高品位的鈾礦。通過全國人民的奮斗和努力,通過一年時間的浩大的人民戰爭,一共為國家采集到了163噸鈾礦石,令人欣慰。
為了找出濃縮鈾,很多工作者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比如在湖南南部,遼寧的部分地區,發現了不少鈾礦石,沒有工作勤奮的地質隊隊員和農民,中國是無法造出威力巨大的原子彈的,當然,現在的工作條件遠遠比60年代好,現在的科技工作者也為了我國的國防事業也做出了巨大貢獻。
金銀灘原子彈工廠的勞動者們帶著簡陋的口罩,在布滿放射性粉塵的工作環境中,把第一顆原子彈所要的鈾235提取出來,裝備到原子彈上,這才有了后來震驚世界,有了讓中國人挺起腰桿的驚天一爆。
至今在老一輩地質工作者們口中仍然流傳著那些為了尋找鈾礦石而付出身體的勇士們的回憶,令人肅然起敬,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是真真正正的人民原子彈,為了這顆承載著中國人尊嚴與夢想的核彈,太多的老百姓和默默無聞的工作者付出了自己的全部。
把鈾礦石提純是復雜的,廣大勞動人民土法煉礦石,一共提純出了163噸精煉礦石
我國有著堅強的決心,要造出屬于我們自己的原子彈,當時美國蘇聯等國威脅對中國進行核打擊,這是一種很大的危險和屈辱,為了國家安全我們別無選擇。十幾個省數10萬農民被組織了起來,人手一個簡單的探測器,漫山遍野的找鈾礦,靠的這種傻辦法,我們的勞動人民硬是湊足了第一顆核彈所需要的濃縮鈾。
在冒著健康危險找到大量的鈾礦石以后,農民們把礦石碾碎成粉末,放置在容器中,放入大量的濃硫酸和濃硝酸,提純出精煉礦石,制成一塊塊像面餅形狀的純凈礦石,再由工作人員運往工廠加工。由于廣大農民的奮發努力,一共造出了163噸純凈礦石,讓中國提前一年試爆出了原子彈,這是一顆凝結汗水的爭氣彈。
數十年后,回首往事,很多人深深的被那些淳樸的勞動人民和地質工作者所感動,為了建設這個國家,數10年來多少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第一顆原子彈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勝利,從此以后美俄不敢用核彈威脅中國。
鈾礦石的開采和提煉是非常的傷害身體的,當時一開始的要求是要穿防護服,盡可能的保護工作者的安全,可實際上即便是金銀灘的原子彈工廠也只能每人發幾個薄薄的口罩,后來很多人都付出了健康的代價,甚至有人用手挖鈾礦而導致意外的發生。
我國的勞動人民不是傻,只是深愛著這片土地,哪怕犧牲自己的健康,也無所畏懼。中國當時太需要這一顆原子彈了,國家的條件非常的落后,現代的人看來可能覺得他們的犧牲很傻,但是在當時沒有別的選擇,今天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前人的付出,我們要珍惜國家的富強。
蘇聯在撤走專家的時候放言中國20年造不出原子彈,結果4年以后中國就爆炸了自己的首顆原子彈,震驚了世界,后來洲際導彈也研發成功,中國有了保護自己的倚天長劍。
總而言之: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所使用的濃縮鈾是勞動者用雙手一點一點摳出來的,在極其簡陋的環境中缺乏防護工具,冒著核輻射,日夜加班加工出來的。今天的中國得益于核彈和強大的武裝力量,沒有人敢于侵犯我們。這樣的局面令人自豪,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時,請不要忘記那些尋找鈾礦的勞動人民,他們一直是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