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多日派出偵察機對中國廣東海岸進行抵近偵察之后,美國海軍的驅逐艦又被發現出現在中國海岸附近,最近時距離浙江省海岸只有大約153公里。
臺灣親綠媒體7月10日報道稱,在近日密集派出軍機對大陸廣東省海岸進行密集抵近偵察之后,美國海軍的“拉斐爾·佩拉爾塔”號驅逐艦也于7月10日出現在臺灣北部海域,最近點距離大陸浙江省海岸只有82.68海里(約合153.12公里)。
報道援引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設立的“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的消息稱,“拉斐爾·佩拉爾塔”號驅逐艦在7月6日晚間離開美軍駐沖繩基地后,就向東海方向航行,在7月10日早上7時23分,接近浙江省與福建省交界處附近海域,最近的點距離中國大陸海岸僅有82.68海里。
報道還羅列了美軍偵察機此前頻繁對大陸沿岸進行抵近偵察的信息,美軍在本月6日、7日、8日連續3天派機對中國大陸抵近偵察,其中6日是1架RC-135偵察機,7日和8日為1架EP-3E電子偵察機,8日美軍偵察機距離廣東海岸最近時僅有51.68海里(約95.7公里)。
報道稱,“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還整理了“拉斐爾·佩拉爾塔”號驅逐艦自今年3月下旬以來的航跡圖,顯示這艘驅逐艦的主要航行區域是在黃海以及東海海域,但該艦也曾在4月份時沿著臺灣東部海域的太平洋海域南下,到達巴士海峽后再折返。
對于美軍艦機的抵近偵察行為,大陸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在6月國防部例行記者會表示,當前,在地區國家的共同努力下,東海、南海的局勢總體是穩定的。這充分說明域內國家有智慧、有能力、有辦法通過直接談判協商,妥處分歧,共護和平。反觀作為域外國家的美國,打著所謂“航行自由”的幌子,派軍用艦機來東海、南海挑釁,對中方實施高頻度抵近偵察,舉行針對性極強的軍事演習,嚴重危害地區國家的主權與安全利益,嚴重破壞本地區的和平穩定。
對于美軍艦機的抵近偵察行為,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8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解放軍可以采取抵近攔截的方式,對抵近偵察的美軍機進行干擾,讓對方無法專心工作。另一方面,當對方偵察機接近我國相關空域時,解放軍也可以暫停一些軍事活動,降低電磁頻譜信號被截獲的概率。
延伸閱讀
中美海軍在南海舉行軍演:“我們能看到他們,他們也能看到我們”
2020年7月4日,美國海軍“里根”號和“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從菲律賓海進入中國南海,并在那里舉行雙航母海上軍事演習。這是自2014年來,美國海軍在中國南海首次舉行雙航母軍事演習。
“里根”號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自6月21日以來,美國海軍“尼米茲”號(CVN-68)航母打擊群一直在不間斷的參與雙航母演習行動,先是與“西奧多·羅斯福”號(CVN-71)航母打擊群進行聯合軍演,然后是與“羅納德·里根”號(CVN-76)航母打擊群開展聯合軍演。
從2020年6月28開始,“西奧多·羅斯福”號與“尼米茲”號兩個航母打擊群就在菲律賓海舉行雙航母聯合軍演。并且,在演習之前,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曾無航母可用,因為“西奧多·羅斯福”號在關島應對新冠疫情而被迫休息。
“尼米茲”號航母及其護航編隊在關島短暫休整后,與總部位于日本的“里根”號航母打擊群進行了一輪較長時間的雙航母演習,演習行動首先在菲律賓海展開,現在又進入到中國南海。
美國國防部在聲明中稱,“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在海上慶祝了美國獨立日。該航母打擊群在中國南海進行雙航母軍事演習,是為了支持“自由和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戰略”。幾乎同時,中國海軍也在南海的西沙群島進行軍事演習。美國認為,中國的演習與美國的印度-太平洋地區愿景不相符合,因此屢次指責中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7月6日再次強調,西沙群島是中國領土,不存在任何爭議。中國在西沙群島周邊海域開展軍事訓練是中國主權范圍內的事,無可非議。當前,在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總體穩定,發展良好。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有意派遣重兵在南海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完全是別有用心。美國的行為一再挑撥離間地區國家間關系,推動中國南海軍事化,破壞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國際社會,特別是本區域國家,已經非常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指揮官、海軍少將詹姆斯·柯克告訴路透社記者說:“他們看到了我們,我們也看到了他們。我們期望我們將始終保持專業和安全的互動。我們在一些相當擁擠的水域作業,海上交通十分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