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的多番挑釁
中國終于出手了!
外交部一周內罕見多次強硬表態:“中美關系面臨建交以來最嚴重挑戰”“美國已經成為最大的麻煩制造者”……
同時,短短10天內,針對美國一段時間以來的“制裁”措施,中方連續三次對等反制。
系列舉動也展示出中國的從容和自信——來而不往非禮也,不惹事也不怕事。
上周,美國派遣2艘航母前往南海開展軍事演習。本周,美國軍機更是連續多日對中國實施抵近偵察。
面對美國政客的一再挑釁
中美關系該如何重回正軌?
本周,中國給出了答案
①
“美國是南海地區軍事化的最大推手!”
繼2艘航母南海軍演后,美國繼續秀肌肉。
連續三天,美軍偵察機一步步對中國大陸沿海進行抵近偵察,距離越來越近。最近一次距離廣東海岸僅有51.68海里(約95.7公里)。
為什么近期以來美軍在南海和臺海地區頻繁活動?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一語中的——在此形勢下,美國蓄意派重兵在南海有關海域進行大規模軍演,炫耀武力,完全是別有用心。美方的行徑意在挑撥離間地區國家關系,推動南海軍事化,破壞南海地區和平與穩定。
對此,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也回應稱,美方頻繁打臺灣牌,想通過“切香腸”的方式來危害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這完全是癡心妄想。
更可笑的是,美方不僅動手還動嘴,把中方的正常軍事訓練污名為“南海區域不穩定因素”。還拉攏日本和澳大利亞防長舉行會議。
趙立堅再次強調:“西沙群島是中國領土,不存在任何爭議,中方在西沙海域開展軍事訓練是中國主權范圍內的事,無可非議。”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進一步解釋道:“近日,中國軍隊在中國西沙群島海域進行軍事訓練,中方已于6月27日對外發布消息。這是年度訓練計劃內的例行安排,目的是為了有效提升中國軍隊的海上防衛能力,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訓練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
遺憾的是,美國國防部卻罔顧事實,顛倒黑白,挑撥地區國家關系,妄圖從中漁利。任國強直言:“美國是南海地區軍事化的最大推手!”
到底誰才是破壞地區局勢的人?或許一個發生在韓國的新聞能說明問題。
據報道,大約20名駐韓美軍人員日前聚集在釜山著名旅游景點海云臺,違反韓國防疫規定,不僅不戴口罩,還肆意燃放煙花,向市民投擲爆竹,騷擾附近民眾和游客。上述行為引發韓國民眾和輿論不滿,已經有市民團體請愿,要求嚴厲處置美軍在韓違法行為。
對此,趙立堅表示毫不驚訝,“不管在哪里,我相信公理總是存在的”。
“美國這幾年打著‘美國優先’的旗號,在國際上一再背棄自身的國際承諾和國際義務,已經成為最大的‘麻煩制造者’。”
由此可見,此言非虛。
②
反制三連,背后有一個關鍵詞!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沉迷于動用所謂“制裁”手段。
比如,將中國一些企業和高校納入所謂的“實體名單”,對中國駐美媒體列為“外國使團”,在涉港、涉疆和涉藏問題上對相關中方人員實施制裁……
俗話說,來而不往非禮也,在多次與美方交涉無效后,中方10天內接連三次宣布對美制裁措施,僅在本周就有兩次。
反制措施,動作之快,也屬罕見。
7月1日,趙立堅宣布,針對此前美國務院再將4家中國媒體在美機構列管為“外國使團”,縮短中國記者簽證停留期一事,中方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要求美國聯合通訊社(AP)、美國國際合眾社(UPI)、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向中方申報在中國境內所有工作人員、財務、經營、所擁有不動產信息等書面材料。
7月8日,趙立堅表示,針對美方宣布實施“對等進入西藏法”的錯誤行徑,中方決定,對在涉藏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方人員實施簽證限制。
7月10日,趙立堅表示,針對美國對一新疆政府機構和4名官員實施制裁,決定對在涉疆問題上表現惡劣的有關美國的機構和個人采取對等措施。
細品之下不難發現,中方的反制有一個關鍵詞——對等。
中國有句老話:來而不往非禮也。有媒體認為,這些中方的反制措施無疑透露一個信號:中國內政不容干涉,中國人看別人臉色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而對等是一種自信,我們不惹事也不怕事,這就是我們的態度。
或許是制裁上了癮,美國竟開始效仿印度。美方官員表示,正考慮禁止抖音國際版(TikTok)在美運營,因為懷疑其一直在為中國政府提供用戶數據。
趙立堅對此表示費解:“如果按照美方的邏輯,美方眾多社交媒體企業在全球擁有巨大的用戶群體,對世界各國而言,難道不是巨大的安全威脅?”
③
“面臨建交以來最嚴重的挑戰”
“中美關系這對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也面臨建交以來最嚴重的挑戰。”在中美智庫媒體論壇上,外長王毅這番話引人深思。
挑戰何處而來?
王毅認為,美方一些人,出于意識形態的偏見,正不遺余力地把中國渲染成對手甚至敵人,想方設法遏制中國的發展,不擇手段阻礙中美之間的聯系。
西方總是有種擔憂:中國道路的成功,會對西方造成沖擊和威脅。實則不然!
王毅援引2500年前《中庸》一句話“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很能說明東方的古老哲學——和而不同,美美與共。中美雙方不應尋求改造對方,而應共同探索不同制度和文明和平共存之道。
就像之前說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美國的再次偉大,并不矛盾。
中美關系如何才能撥亂反正、重回正軌?王毅給出了三點建議:
一、激活和開放所有對話渠道。美國當前的對華政策基于戰略誤判,充滿情緒宣泄和麥卡錫式的偏執。只有交流才能阻止謊言,抹黑別人證明不了自己清白。中方愿敞開大門,隨時恢復重啟各層級、各領域對話。
二、梳理和商定交往的清單。一是雙邊領域及全球事務中能夠合作的清單,二是存在分歧但有望通過對話解決的清單,三是難以達成一致需要擱置管控的清單。
三、聚焦和展開抗疫合作。中方愿同美方分享防控信息和抗疫經驗,在診療方案、疫苗研發等領域開展廣泛交流。美方應停止將疫情政治化、把病毒標簽化,與中方一道推動全球抗疫合作,擔負起應當承擔的國際責任。
三個建議,三張清單——這就是中國的答案,美國何時才能交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