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誰也沒想到,在大街小巷中飛馳而過的餓了么和美團騎手可能是來自于一家公司!
現在的城市生活,快遞和外賣早已成為大家每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班摸魚時逛一下淘寶,中午吃飯時在餓了么和美團上叫個外賣,晚上下班了打個滴滴,回到家順便在小區門口的菜鳥驛站取下快遞。這些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平臺大家都家喻戶曉,可有誰知道,你們每天所接觸的外賣員,其實并不是屬于餓了么和美團。
在中國的企業界中,有一家公司被稱之為中國最大的“外賣包工頭”,在他的旗下擁有四萬名送餐的騎手,除此之外,它還涵蓋了網約車司機、保潔家政以及共享單車運營三項業務,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勞動力運營解決方案平臺。
這個公司名稱就叫——趣活。
乍一聽這名字,感覺像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但可不要小看它,就單單一個全國最大的“外賣包工頭”的稱號就能領先一大批公司。根據它們公布的財報顯示,在2019年全年它們的營收為20.56億元,而這個市場整個的“蛋糕盤子”也才240.8億元,這一家公司就瓜分了整個中國勞動力運營解決方案平臺市場的8%。
不過最讓人驚訝的是,這家公司的成立的時間還非常之短,它成立于2012年,也就是說僅僅用了7年時間就成為了年入20億元的大企業。但如果將它背后的資本方說出來,可能大家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百度和軟銀就是趣活背后的投資方,都說背后有人好辦事,趣活現在已經成為了美團和餓了么這兩家外賣巨頭背后不可分割的合作伙伴,而餓了么作為阿里巴巴旗下重要的一個商業板塊,可以說趣活就是站在馬云背后默默的撈金。
而趣活這樣勞動密集型企業,它們撈金的方式也非常簡單粗暴,它就是為餓了么和美團這類外賣平臺提供配送服務,平臺會為此給予服務費,然后趣活為騎手支付酬金,說白了它就類似于一個中間商,左手對應的平臺,右手對應的騎手。
但這種商業模式卻能為外賣平臺剩下極大的成本,據趣活披露,在2018年時,趣活配送的每一筆訂單都能為平臺節省掉40%的運營成本,這也是趣活能夠在商界中越做越大的原因。
甚至在幾天前的7月10日,趣活還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首日市值就高達6.55億美元。
不過趣活的商業模式雖然很受平臺的喜歡,但卻一直受到了員工的詬病,因為它為了追求極低的成本來幫助客戶省錢,那么不可避免的就要去剝削騎手的收入。
大家對此怎么看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