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否認馬自達CX-30是臺好車的事實,但在錯綜復雜的市場中想要獲得更好的成績,還需要拿出更高一層次的價格競爭力才行。
對于長安馬自達來說,其原本就擁有比一汽馬自達更好的車型配置資源,相對較多的車型以及更為樸實的價格,長安馬自達本質上資源更為豐富,車型的確是馬自達在國內發展的短板,但相比于車型弊端,馬自達的高價策略對于市場而言更為高冷。
性價比是市場最為看重的標簽,但馬自達從不將性價比作為第一推行路線,經銷商層面平衡利潤以及銷量也就困難不少。
單車利潤數據統計,馬自達的確是最高的合資品牌,但過去兩年馬自達持續下滑的銷量數據已經抵消了單車利潤帶來的利好局面,對于長安馬自達經銷商來說,如何更好更快的將車賣出去,帶動體系現金流至關重要。
長安馬自達的問題,在于價格較高。
CX-30的切入市場并沒有保持性價比標簽服務市場,12.99萬的預售價相比于本田XR-V、繽智等車型前期分析不具備價格優勢,那么對于品牌力相對較弱的CX-30來說,如何攻占大眾、本田、豐田市場尤為重要。
消費選擇固化的市場中,單單靠產品是不能夠立足于市場中的,這點尤為重要。
在更偏向于運動的設計路徑中,馬自達CX-30帶來的操控表現提供給了消費者更好的使用感受,但操控與空間的對立再加上馬自達從來不擅于營造空間表現,從泛用性上來說,馬自達CX-30依然會是一臺小眾車型。
縱然馬自達一向堅持自己的靈魂路線,但市場運營仍然要開展,在銷量為王的時代,即便馬自達可以不為電氣化以及新能源化作妥協,但基本運營數據方面的狀態依然需要維系。
空間小這一問題,將會是阻攔在馬自達CX-30前行路上的第一問題。
除了空間小之外,價格優勢不夠凸顯是另一大重要問題,在繽智、XR-V均能夠給出較為可觀降幅空間的今天,在大眾獨立第三品牌捷達都能讓步到9萬級售價的環境中,CX-30的這張操控盤很難打開更大的突破口。
從行業整體現狀分析,一線合資品牌吞并二線豪華品牌的動作加速,長安馬自達去年露出的13萬級年銷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被一線合資品牌直接擠壓的必然結果,二線豪華品牌想要不被一線品牌價格下探的動作繼續蠶食份額,必然需要拿出更快的改款力度執行市場新策略。
馬自達夠燃夠勁爆的品牌印象自古傳承,能夠打動消費者本身的必然不是馬自達產品本身,畢竟在任何一個階段中,馬自達的產品都以特立獨行撩撥消費心弦,而引起銷量波動的必然因素,是價格是否具備直接的吸引力。
賣的貴了,憑什么買你。或者說,你有什么過車的實力能夠支撐較高的售價。看看隔壁幾乎放涼的次世代昂克賽拉吧,一手好牌高價打稀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