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7月22日電 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逼近400萬關口之際,總統特朗普對新冠疫情的態度似乎正在發生耐人尋味的變化。
細節一:特朗普從一直拒絕在公開場合戴口罩,到不久前終于公開戴上口罩,再到日前大贊戴口罩是“愛國”行為,態度儼然180度扭轉。
細節二:特朗普終于回到了“闊別”近三個月的白宮新冠疫情簡報會“C位”。更夸張的是,這位一直賣力催促各地“重啟”的領導人終于承認,“不幸的是,(美國疫情)可能在好轉前先變得更差”。
不知特朗普所指的“更差”會差到什么程度。也不知聯邦政府接下來能否真的站好美國抗疫工作的“C位”?
全程沒有戴口罩
沒和下屬對好口徑
7月21日,特朗普4月底以來首次出席白宮新冠疫情簡報會。
戴口罩當然是簡報會上的“搶眼”話題之一。在持續約半個小時的簡報會上,特朗普未戴口罩。當被記者問及戴口罩問題時,特朗普說,美國政府“要求所有人在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戴口罩”,無論人們喜歡與否,口罩對控制疫情傳播有作用。
當被問及是否要以身作則時,他從兜里掏出一個印有總統徽章的藏青色口罩,稱自己隨身攜帶并佩戴,但他沒有當場戴上口罩。
7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出席白宮新冠疫情簡報會。新華社/法新
美國新冠病毒檢測工作也是遭到外界頻頻質疑的話題。被記者問及于此時,特朗普稱,如果醫生和專家認為美國需要加大檢測量,他同意政府為此提供更多資金。
有記者就特朗普接受病毒檢測頻次提問。特朗普說,他平均兩三天接受一次病毒檢測,但不記得有過一天檢測兩次的經歷。
看來特朗普與白宮新聞秘書麥克納尼沒對好口徑。就在幾小時前,后者還在記者會上稱,特朗普每天接受多次檢測,是“美國接受檢測最多的人”。
7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出席白宮新冠疫情簡報會。新華社/歐新社
白宮顧問建言:向公眾展示他在領導抗疫
特朗普3月和4月曾主持過白宮疫情簡報會。在問答環節,他時不時批評州政府的做法,有時還與記者爭論。
4月底,特朗普在一次簡報會上“即興”提議醫學界研究給患者體內“注射消毒劑”以清除新冠病毒的可能性,立即引發輿論批評。在那以后,他暫停出席簡報會。
近期多項民意調查顯示,作為正在競選連任的共和黨總統,特朗普的人氣落后于已鎖定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前副總統拜登,主要原因是越來越多選民認為特朗普政府抗疫不力。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部和《華盛頓郵報》7月17日發布聯合民調結果顯示,僅38%調查對象支持特朗普的疫情應對舉措,低于5月底的46%和3月底的51%。
7月16日,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人們走進商場購物區。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近幾周,不少白宮顧問敦促特朗普恢復主持白宮疫情簡報會,以便向公眾展現他在領導美國抗疫。
應對疫情不力并非偶然
因過早“解封”和“重啟”經濟,美國多地疫情近期猛烈反彈。7月以來,美國32個州新增確診病例數刷新紀錄。得克薩斯州、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確診病例飆升,佛羅里達州形勢尤為嚴峻。據佛州衛生部門統計,7月14日至19日連續六天每日新增病例均超過1萬例。
疫情快速蔓延引發美國輿論和公眾的深刻反思。《華盛頓郵報》20日刊文說,在應對新冠疫情中,所有可能犯的錯誤,美國都犯了。
文章說,美國最大的失策就是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疫情仍持續蔓延時就匆忙“重啟”經濟。聯邦政府對各州缺乏正確指導、公共衛生系統不堪重負、病毒檢測遲緩等也是美國抗疫暴露出的問題。
文章說,美國應對疫情不力并非偶然,歸根結底暴露出國內領導層不連貫、政治兩極化、公共衛生投資不足以及長期存在的社會、經濟和種族不平等等深層次原因。(記者:鄧仙來、孫丁、陳丹、閆潔;視頻:檀易曉、胡友松;編輯:馬曉燕、孫浩;剪輯:張朝、孫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