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打開中國地圖,我國沿海宛如一張“弓”:北部灣、渤海灣是弓的兩端,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是弓臂,由東北向西南的廣大內陸地區是一根弦,由西向東的交通路網、珠江、長江水系猶如箭身。
從這張“弓”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位。
從這張“弓”來看我國沿海經濟發展的情況,“兩角”已成為國家重要的經濟增長帶,“兩灣”正在形成經濟增長極,“兩灣”開放開發標志著中國的經濟的整體對外開放戰略新格局的形成。環渤海灣的開放開發直接促進,輻射影響東北工業基地振興,同時也為中國參與東北亞合作奠定基礎,創造條件。北部灣的開放開發則與中國西部大開發密切相關,將會帶動,促進和輻射大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是我國的西南內陸通往國際市場的通道和跳板,海上運輸還能聯合國內南北航線的近海航道。同時,也是中國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重要地區。
北部灣經濟區規劃提出沿海三港作為一個整體,其發展首先滿足和服務于北部灣產業需求,因此沿海的發展首先應該定位在服務于本區產業發展的吞吐港。同時北部灣區作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西南地區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能源,外貿及戰略性物質的集散中樞,它的第二個定位應當是服務于貨物貿易的中轉港,成為西南內外貿易物質轉運最便捷和最主要的出海口。
以廣西北部灣城市群為主骨架,防城港,欽州港和北海鐵山港為依托,沿南防,欽北鐵路以及南北,欽防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線,形成廣西主要的城鎮發展軸,基礎設施空間布局是重點建設快速客運系統,集裝箱運輸系統,煤炭,礦石運輸系統,按港口建設的總體規劃和合理分工,調整優化布局,整治進港航道。廣西沿海三港--防城港,欽州港,北海鐵山港,自然條件相似,腹地相同,運距相近,應進行適當的分工,明確功能,逐步建成。
南寧組團:主要包括南寧市區及周邊重點開發區,發揮首府中心城市作用,重點發展高技術產業,加工制造業,商貿業和金融,會展,物流,建設保稅物流中心等。
欽(州)防(城港)組團:主要包括欽州,防城港市區和臨海工業區及沿海相關地區,發揮深水大港優勢,建設保稅區,發展臨海重化工業和港口物流,成為加工制造基地和物流基地。
北海組團:主要包括北海市鐵山港區,合浦縣城區及周邊重點開發區,開發濱海旅游和跨國旅游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制藥,海洋開發等高技術產業和出口加工業,拓展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功能,保護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居環境優美舒適的海濱城市。
鐵山港(龍潭)組團:主要包括北海市鐵山港區,玉林市龍潭鎮,充分發揮深水岸線和緊靠廣東的區位優勢,重點建設鐵山港大能力泊位和深水航道,建設海峽兩岸(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
東興(憑祥)組團:主要包括防城港東興市,崇左憑祥市城區和邊境經濟合作區及周邊重點開發區,發揮通向東盟陸海大通道的門戶作用,發展邊境出口加工,商貿物流和邊境旅游,拓展憑祥經濟技術合作功能,建立憑祥邊境綜合保稅區。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黨中央從總體上把握國內政治,經濟形勢變化趨勢,抓住歷史機遇,對我國跨世紀經濟發展作出的一個重大戰略部署,是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為了更好的配合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國家逐步制定具有新世紀特點,不同于東部沿海地區的一系列管理,計劃,財政,稅收,金融,對外開放,科技教育,生態環境等方面的政策,以有效促進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北部灣經濟開發區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增強西南出海大通道功能,促進西南地區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形成帶動和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
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地理區域范圍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廣西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3個少數民族自治州,面積685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71.4%.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廣西北部灣經濟地處我國沿海西南端,北部灣頂端中心區域,包括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四市所轄區域,陸地面積4.2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1595公里.考慮到區域發展的需要,在交通,物流的規劃建設中,把處在兩翼的玉林,崇左兩市包含近來,形成“4+2”城市區域格局。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地處中國華南經濟圈,大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中國與東盟,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中越“兩廊一圈”合作,泛珠三角合作,西南合作等多區域合作的交匯點。南擁北部灣,背靠大西南,東連粵港澳,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接壤,是中國西部唯一即沿海又沿邊的區域,也是國內僅存的未大規模開發的連片沿海岸線,既是中國大西南出海通道最便捷的出海口和中國通向東盟的陸路,水路要道,又是中國---東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橋梁和基地,區位優勢明顯,戰略地位突出。
雙極:即以南寧和濱海為兩極,構筑區域發展的“發動機”形成穩定的“三角型”城鎮空間結構。近期在提升南寧區域核心與國際化地位的同時,重點打造由北,欽,房租成的沿海增長極。
雙軸:即濱海城鎮功能拓展軸與南寧廣西桂柳--南寧--沿海城鎮功能聚合軸。其中南寧—濱海城鎮功能拓展軸以南寧市六景新區為聯合型核心,打造綜合產業發展區.沿海城鎮功能聚合軸則以欽防聯合型中心和北海復合型中心為核心,形成扇面形輻射,推動城鎮和產業空間的橫向分工聯合,積極打造沿海經濟區。該兩條軸線將是北部灣經濟區未來城鎮,人口,產業產業高度密集的連綿型發展地區,其區域一體化將是最終發展趨勢。在目前這種“雙極”型城市格局中,關鍵在于打破條塊分割,消除制度障礙,促進城市間的互補與協作,建立一種優勢互補的新型合作關系。
一走廊:即憑祥--南寧--玉林發展軸。該軸以加強區域經濟橫向聯合與功能拓展為主,可成為產業轉移和人口聚集的新增長點,將預先加以控制和引導。面對未來做到“有選擇的發展”,避免走廊地區無序帶狀蔓延,減輕對自然環境造成巨大壓力。
重點建設客運,貨運,信息和服務支持四大系統,實現客運“零距離換乘”,“貨運銜接”和各種運輸方式有效協調配合,成為鐵路,公路航空與沿海港口有機連接的綜合交通樞紐。
水路:加快建設現代化的港口群,打造泛北部灣的海上通道和港口物流中心。重點發展大能力的泊位和深水航道。
公路:加快推進國道,省道干線路網改造,盡快打通省際通道,提高技術等級和路網整體效率。重點建設從南寧到廣州,包括珠三角的高速通道,與東部發達地區建立起有效的連接,有效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形成比較完善的高速公路網絡體系。
鐵路:建設大能力鐵路通道,形成連接西南,中南,華南完善的高標準鐵路通道網絡。加快推進國道,省道干線路網改造,盡快打通省際通道,提高技術等級和路網整體效率。
航空:重點加快實施南寧機場的擴建工程,加快通往國內主要城市,通往東盟,日韓,歐盟的航線和航路,把南寧機場建設成為面向東盟的國際性樞紐中心。同時,盡快完善北海機場的擴建。開辟覆蓋廣西主要城市的支線航班,形成支線航空網絡。
廣西北部灣將以“一港,三域,八區,多港點”的港口布局體系,呈現在世人面前。“一港”即廣西北部灣,“三域”指防城港域,欽州港域和北海港域,“八區”指廣西北部灣規劃區內重點發展的八個樞紐港去(漁萬港區,企沙西港區,龍門港區,金谷港區,大欖坪港區,石步嶺港區,鐵山港西港區,鐵山港東港區);“多港點”指主要為當地生產生活及旅游客運服務規模較小的港點。
廣西北部灣將形成由漁港區和企沙西港區組成的礦石運輸系統;由大欖坪港區,漁港區,石步嶺港區組成的集裝箱運輸系統;由企沙西港區,金谷港區,鐵山港西港區構成的煤炭運輸系統;由金谷港區,大欖坪港區,鐵山港西港區構成的石油及油品運輸系統;以石步嶺港區為主,馬鞍嶺,三娘灣等共同發展的北部灣休閑,旅游,客運系統。廣西北部灣將成為具有裝卸及倉儲,中轉換裝,運輸組織管理,臨港工業,信息服務,生產生活服務,現代物流服務,保稅,休閑度假,旅游觀光,水上客運和國際郵輪母港以及配套服務等功能的大型綜合性現代化港口。
綜上所述北部灣地處在東盟經濟圈和我國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的結合部,區位優勢及其明顯,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要地。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