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遼寧省教育廳等九部門印發《遼寧省落實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中小學生減負措施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發布。近日,盤錦市教育局針對中小學辦學行為及減輕中小學課內外負擔具體落實了相關措施。
規范考試
在規范學校課程管理和中小學生考試、作業上,我市教育局定期對各個學校進行督導檢查,規范學校考試管理,控制考試次數。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可組織1次統一考試,其他年級每學期不超過2次統一考試,科目不超過3門,初中每學期不得超過2次。不得在小學階段組織選拔性或與升學掛鉤的統一考試。各中小學校一律不得公布考生個人或集體的考試成績、名次等信息,校內也不得開展各班級學生考試成績排名。
規范教學
在規范學校教育教學行為上,市教育局嚴格落實了《遼寧省教育廳關于印發<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和<遼寧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修訂)>的通知》精神,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和省課程方案,為進一步落實規范中小學課程開設,開齊、開足、開好規定課程,每年3月、9月新學期開始要求全市中小學校,上報本學校所有班級的課程表、教師任課表、作息時間表進行備案,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采取不定期、不告知方式進行入校檢查、推門聽課等來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杜絕不按規定增減課程和課時、不遵守教學計劃、“非零起點教學”等現象發生。其次,在規范中小學教學秩序上采取“一二三四”管理措施,規范學校辦學行為。堅持“一個”標準:各中小學以《遼寧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2016年修訂)》為標準;把握“兩個”必須:各中小學必須執行完成國家課程計劃,必須控制學生在校集中學習時間總量。做到“三個”嚴格:一是嚴格控制學生課后作業總量,確保學生的休息和鍛煉時間,保障學生每天1小時的在校體育活動時間;二是嚴格規范教育教學活動;三是嚴格規范考試管理;教師做好“四個”精心:精心備課,精心設計練習,精心批改,精心輔導學習困難的學生;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對中小學教育教學活動采取不定期檢查、抽查,并對檢查結果進行通報。
規范作業
在布置作業上,我市教育局從2017年開始,便推行“分組教學”“有效作業”模式,通過“分組教學”“有效作業”的實施,堅決杜絕把作業交托到家長手中現象的發生,嚴禁家長替學生記作業、家長替老師改作業現象的發生。2018年,我市中小學停止征訂教輔材料,所有學生作業由教師從習題集中根據學生學習能力,選取部分精選試題布置給學生,從而再次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家長經濟負擔。我市始終堅持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在1小時以內,初中學生每天書面家庭作業量控制在1.5小時以內。
同時要求教師不得通過QQ、微信、郵箱等通訊載體向家長布置批改作業任務。小學生、初中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原則上分別不超過6小時、7小時。義務教育階段組織學生上課時間不得早于8時。并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嚴禁給小學生布置電子家庭作業,初高中階段原則上不布置電子家庭作業,確需布置電子家庭作業時,初、高中學生每日電子作業總量不超過30分鐘。
規范校區
我市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始終堅持小學、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劃片分校或對口升學原則。市教育局制定下發《盤錦市教育局轉發遼寧省教育廳辦公室所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盤教通〔2019〕24號)。一是嚴格規范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行為,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規定。二是全面強化監督問責,完善違紀舉報和申訴受理機制,嚴肅查處違紀行為,切實解決“擇校熱”“大班額”等突出問題。三是加強民辦學校招生管理。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含民辦學校)市內同步招生。
按照“市級統籌,屬地管理,公開公正”的工作原則。縣區教育行政部門是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管理主體,根據域內學校教育資源情況合理制定招生計劃,面向社會公布招生入學政策、劃片分校等相關信息。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實行陽光招生、陽光入學。
課后服務嚴格規范
為方便學生和家長,落實民生工程,教育局提倡“一區一案”“一校一策”多樣化、特色化實施課后服務。各縣區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學校主責、社會參與、家長支持的課后服務工作機制,加強統籌規劃和組織領導,明確部門職責,落實工作責任。各縣區政府充分發揮對課后服務的主導作用,各縣區教育行政部門擔負起課后服務的統籌管理職責,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切實指導轄區內學校做好課后服務。各學校是課后服務的實施主體,完善工作措施,細化全程管理,盡可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確保課后服務工作科學、規范、安全、有序開展。
同時,規范了服務費的收取與使用。采取收取課后服務收費每月每生不高于200元,主要根據服務時間長短來進行收費,我市各校收費范圍大體為60元—190元不等。課后服務專項經費主要用于保障學校開展課后服務產生的人員勞務補貼、水費電費、消耗品購置、場地使用等開支。各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在支出范圍內統籌經費使用。課后服務經費要專款專用,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課后服務經費收支情況要定期向家長公開,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在此期間強化督導檢查,教育行政部門把課后服工作納入了學校考評體系,定期開展檢查指導,切實保障課后延時服務質量。嚴格規范管理,嚴禁學校以開展課后服務為名壓縮教學計劃或正常教學時間,嚴禁借課后服務名義違規收費。進一步明確課后服務人員崗位責任,加強安全教育和管理,保障學生人身安全。
編輯 | 常亮
來源 | 遼河晚報
2824157
2812002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