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中,康熙是一位“枝葉繁茂”的帝王,他一生有55個兒女,從來就不需要收養女兒。然而,經過研究發現,康熙帝確實收養過一位女兒,她就是固倫純禧公主。
固倫純禧公主生于康熙十年十月,生父是康熙帝的弟弟恭親王常寧,生母是常寧庶福晉晉氏。純禧是常寧的長女,按道理來講,對于常寧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寶貴的女兒,那么,康熙帝為何要講她收為養女呢?
原來在純禧公主降生之前,康熙帝已經有了兩個女兒,但是由于當時嬰兒成活率普遍較低,康熙帝的這兩個女兒不幸夭折了。當時,滿清仍然奉行與蒙古聯姻的國策,所以,康熙帝急切地渴望能有一個女兒,以滿足與蒙古部落和親的需求。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純禧公主幸運而又不幸運地被康熙帝接到了宮中撫養,從此,純禧有了一個新的父親,她就是當今的圣上康熙大帝。
其實,純禧的入宮也給康熙帝帶來了好運,因為就在純禧入宮沒過多久,康熙帝的寵妃納喇氏(惠妃)便給他生下了第五子(皇長子)胤禔,此后,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與庶妃馬佳氏(榮妃)也相繼誕育皇子胤礽、胤祉和皇三女固倫榮憲公主。一時之間,紫禁城熱鬧非凡,嬰兒的啼哭聲回蕩在皇宮大內之中。
其實,從純禧入宮的那一刻起,她的命運就徹底地改變了,這位從小就生長在宮闈的女孩,深深地認識到了自己與其他小伙伴的區別,從而養成了小心謹慎的內向性格。而康熙帝對這個唯一的養女也非常寵愛,一直將其留在身邊陪伴自己。
康熙二十九年,純禧公主已經20歲了,這在當時已經超過了出嫁的年齡,康熙帝不得不在這一年將她封為和碩公主,將其嫁給了蒙古科爾沁部郡王奇塔特的從孫班第,從此,純禧便遠走蒙古,成為滿清皇室遠嫁蒙古宗室女中的一員。
雖然養父康熙帝只是將純禧嫁給一個臺吉(班第為一等臺吉,相當于不入八分鎮國公),但純禧明白,身為一個王爺的女兒,能夠享受到大清公主的待遇,已經是一份莫大的榮耀了,她將承擔起肩上的使命,遠走蒙古,以維護大清邊疆的穩定。
雍正帝繼位后,鑒于純禧公主對維護大清邊疆穩定的重要作用,將這個姐姐晉封為固倫公主,在清朝歷史上,非皇帝所生之女而被封為固倫公主,是非常罕見的。
雍正四年,純禧公主已經是一位56歲的老婦人了,這一年,她的丈夫班第離開了人世,從此他們將天人永隔,成為兩個世界的人,純禧公主與丈夫班第相守了36年之久,這在大清公主中已實屬不易了。
班第去世后,純禧公主選擇回到京師生活,一直到乾隆六年病逝于北京,享年70歲,隨后,滿清皇室將純禧公主歸葬蒙古科爾沁部。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金枝玉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