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公司
“網易云音樂,你變成了我最討厭的模樣”
被下架一周后,網易云音樂風波不斷。7月6日,網易云音樂發布聲明,稱近期遭集中造謠攻擊,所謂“卸載重裝網易云音樂得會員”“網易云音樂偷偷刪除用戶本地文件”“網易云音樂已死”等均屬謠言。網易云音樂還表示,已收集證據并報警,網友反饋線索一經公安機關查實采用,將提供10萬元獎勵。
“這就是公司”曾報道,國家網信辦對音頻行業亂象進行集中整治,網易云音樂、Soul、喜馬拉雅、荔枝等多款音頻軟件因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被陸續下架。隨后,網易云音樂上架了“更專注于聽歌體驗”的“極速版”,但登錄安卓市場僅2天,極速版也被下架。
△ 網易云音樂發布聲明。(微博截圖)
01
云村圈錢,在線相親?
就在APP下架前夕,網易云音樂正在社交上頻頻發力。據媒體報道,網易云音樂在5月推出內測版本,將“朋友”界面改版成“云村”社區,并推出“Mlog”概念,相當于是與音樂相關的朋友圈動態。
而更早之前,有用戶還陸續收到云村交友(后改名為“因樂交友”)的內測邀請。記者打開網易云音樂,在“我的”界面找到了這個小程序。頁面顯示,因樂交友由網易花田開發,后者是網易旗下的婚戀交友平臺。
因樂交友定位于“音樂社交”,用戶可以上傳9張個人照片,選擇“只看異性”或“不限性別”,個人資料也提供了諸如“可見面”、“單身”、“愿意主動”等傾向明顯的標簽。與探探等社交APP類似,因樂交友以卡片形式展示個人資料,個人照片、年齡身高、行業、婚戀狀態、城市等信息被放在最顯眼位置,用戶通過左劃篩選感興趣的對象?!澳銈兌枷矚g聽民謠”、“你們都收藏了XX歌曲”、“與你聽歌品味相似度達到99%”等信息旁,還帶著交友意味十足的“云村一線牽,珍惜這段緣”、“從前書馬郵件慢,現在點小心心就能認識”等。
產生交友意向后,用戶可以點擊“想認識”向對方發送私信。但記者點了十幾個“想認識”后,這款小程序終于暴露出真實目的——系統提示:免費想認識次數已用完,開通VIP。折扣價12元/月(原價28元),開通后可享受“不限‘想認識’次數”、“推薦人數多3倍”等特權。
△ 網絡截圖。
記者繳費12元成為了VIP,此時頁面上又出現提示“XX人想認識你”,想查看“全部想認識我的人”,還需要再開通30元/月的特權。而相比之下,網易云音樂的黑膠會員價為18元/月,探探曾經的會員折扣價為12元。
“主流社交APP在好友推薦、查看資料等權益上都是免費的。一環套一環的多次收費,真的是吃相難看。”一時間在微博、豆瓣和知乎上,“云村圈錢,在線相親”的吐槽不絕于耳。
“本來說喜歡聽歌還挺有格調的,結果別人都拿一副‘我懂的’表情看你是怎么回事?”被吐槽的除了收費制度,還有對網易云“失去調性”的失望?!罢嫘膽岩蛇@是個約p功能。”有知乎用戶發帖稱,“匹配到一個很帥的男生,他叫我發‘讓人眼前一亮的生活照’。我發了在學校過生日的照片給他,結果他讓我發性感照片……”
作為網易云音樂的原產品經理,王詩沐在接受即刻采訪時也坦言,“小程序架構的出現,可能可以更好的解決問題,畢竟只有一部分人想社交。當然我認為應該獨立App。”
更何況,多數陌生人社交最后“色化”幾乎是必然結果。今年4月,包括探探、比鄰等多家陌生人交友軟件均因內容違規或涉黃被下架或關停。穿著音樂馬甲的“探探”又能走多遠?
02
其實,網易云音樂從來不甘于只做一款音樂播放器。丁磊在早期接受采訪時,透露做這款產品的初衷是:“將社交功能與音樂功能融合,做一款最理想的產品,為獨立音樂人提供一個發唱片的平臺,為人與人之間構筑一個交流平臺?!?/p>
2013年,網易云音樂依靠自主創作的特色歌單、極具社交屬性的故事化評論和獨特的推薦機制,迅速從QQ音樂、千千靜聽等老牌音樂播放器中脫穎而出。
用戶在這里養成聽歌看評論的習慣,這是其他音樂平臺從未出現過的情景。每組999+評論下,你可以看到各種段子、愛情故事甚至人生百態,評論區甚至誕生了“幾大未解之謎”:“他和她最后有沒有在一起?在評論里表白的怎么樣了?浪跡天涯的人下一站要去哪里?”
這成就了網易云音樂的社交場域,也收獲了為數眾多的“自來水”,他們以“云村人”自居,貢獻了網易云音樂早期令同行無比羨慕的用戶數據。
在運營上,網易云音樂同樣以情感牌見長。走心的文案海報、年度聽歌報告、把優質樂評貼滿地鐵等情懷營銷手段,引發了大量15-35歲、一二線城市學生和白領們的共鳴?!坝袦囟扔徐`魂”、“看完評論后歌都變好聽了”“聽的不是歌是故事”“自從有了網易云,其他音樂app對我來說都只是播放器”……都是“云村人”對網易云音樂最常見的贊美。
△網易云評論區曾經大受歡迎,地鐵廣告刷足了存在感。(圖源網絡)
可以說,網易云音樂早期備受好評的功能,大多離不開“社交”二字。網易云音樂CEO朱一聞也直言:“業內其他產品更傾向是播放器/播放工具,而我們做的是一個音樂社交產品,這是很大的差異?!?/p>
作為云音樂背后的網易,其實也從未放棄社交嘗試:從對標微博的網易微博、對標微信的易信、主打婚戀交友的網易花田、對標QQ的網易泡泡……去年音遇、一罐和soul等社交黑馬的出現,加上今年聊天寶、馬桶和多閃“戰微信”的嘗試,似乎都讓網易看到了新的可能。
于是在今年年初,網易云音樂悄然進行了一次社交“試水”:用戶年度聽歌報告除了聽歌時長、單曲循環最多的歌曲等主打情懷的數據外,結尾還埋了“一歌一遇”的彩蛋:系統自動匹配與你聽歌品味相近的異性,進行互動聊天。
03
7月4日,有知乎網友曝料稱,網易云音樂偷偷刪除自己的本地音樂,微博上也有用戶表示遇到了類似情況。在定性為“網絡黑手造謠抹黑”前,網易云音樂的官方回應是“文件被過濾”。
這一事件引發熱議的背后,是網易云音樂用戶對“歌單變灰”(即失效)的不能承受之痛。2017年8月,由于跟騰訊音樂的轉授權談判不順,網易云音樂被迫下架約1%的歌曲,其中多數是知名歌手的歌曲,直接導致大量用戶的歌單曲目變灰。
影響最為惡劣的,當屬去年網易云音樂的“周杰倫事件”。2018年3月,很多網易云音樂的用戶收到一則官方通知,稱由于版權問題,將下架涉及周杰倫等藝人的杰威爾公司的版權歌曲。但令人費解的是,網易云音樂同時還掛出了200首周杰倫熱門歌曲合輯,標價400元。這一舉動直接遭致周杰倫的粉絲怒噴,業內人士也指責網易云音樂此舉實質造成了侵權。而愛之深責之切的云村人則只能喊話:“網易你能不能爭點氣!”
△ 網易云打包販售周杰倫經典歌曲引發質疑。(圖源網絡)
自2015年以來,監管部門對數字音樂展開嚴厲的打擊盜版侵權行動,為爭奪優質熱門音樂的獨家版權,各平臺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激烈的版權大戰。
在政策和行業的雙重作用下,版權價格水漲船高。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蝦米音樂以2000萬拿下華研國際三年獨家代理權;2018年,網易云音樂拿下華研國際旗下全量音樂曲庫的授權,付出的代價高達3年5億元。騰訊音樂的 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則顯示,其向華納和索尼等唱片合作伙伴發行股票,產生15.2億元的一次性支出。而且,版權的投入并非一次性買斷,未來各平臺仍需要持續不斷地為之燒錢。
今年上半年,丁磊在談及音樂版權成本問題時公開怒懟對手:“一些公司控制市場,每年版權的租賃成本被抬得很高,對中國的在線音樂發展產生了一些負面作用?!钡珶o法回避的現實是,2019年3月騰訊音樂宣布收錄超過3500萬首歌曲,在中國音樂版權市場份額超過70%,在這場版權大戰中已然領先。
加上整個騰訊內容生態的支撐,一些熱門影視劇和綜藝歌曲的版權也大多掌握在騰訊音樂手中,尤其是2018年底騰訊音樂獨立上市后,其版權采購能力更是遙遙領選。
有業內評論人士指出,近兩年版權逐漸回歸音樂產業中心位,無論是音樂社交平臺還是音樂播放器,用戶的根本目的仍是聽歌,曲庫才是他們首先考慮的。音樂版權欠缺的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再好的社區生態可能也敵不過一句:我有周杰倫。畢竟,周杰倫歌曲尚未在網易云音樂下架時,一首《晴天》以230w+的評論締造了神話,至今無人企及。而《等你下課》剛上線時,也曾創下9個小時評論破15W+的記錄。
而到了今年3月,拿下了杰威爾獨家授權的QQ音樂,宣布將對周杰倫的熱門歌曲開啟全面收費模式。在國內想聽周董,僅此一家。
04
版權重壓之下,是國內外音樂平臺靠賣歌不掙錢的尷尬現實。作為全球最大的音樂播放平臺,日活高達2.17億的Spotify,今年一季度凈虧損仍高達1.42億歐元,廣告和用戶付費根本無法填滿高昂版權費的大坑。而騰訊音樂則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其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在線音樂付費收入只占28%,超7成收入來自秀場直播、在線K歌等社交娛樂服務。
對用戶超6億的網易云音樂而言,尋找新的盈利方式已刻不容緩。近年來,網易云音樂陸續上線了付費音頻課、電子票務、評論區廣告、短視頻等產品,甚至還有一個龐大的商城,但急于變現的種種嘗試卻收到了老用戶“不務正業”、“請專注音樂”“歌越來越少”的吐槽。
去年3月,網易云音樂宣布升級短視頻,主打原創音樂短視頻內容;半年后又上線帶打賞功能的LOOK直播,并對此寄予厚望。據稱,LOOK直播的初衷亦是扶持獨立音樂人,主打音樂人直播。但這款產品上線至今已被大量美女攻陷,幾乎與其它依靠顏值直播的平臺無異,有老用戶痛心評價:“整容臉成了網易云音樂新的風景線?”
就在今年6月,網易云音樂再次因一則魔性十足的內褲廣告刷屏網絡。根據媒體報道,這是網易云音樂首次以IP授權探索商業化的一次嘗試,其跨界聯合三槍推出音樂內衣,將經典的進度條、樂評和單曲播放等圖標印到了內褲和襪子上。這則廣告上線后,一如既往地收獲了不少差評:“見縫插廣告?”“內褲上寫個1W+暗示什么?”“版權做不好,改行做內褲?”
在知乎上,一篇“網易云音樂,你變成了我最討厭的模樣”的文章收獲了19K的贊同、4700多條評論。評論區里,點贊較高的是:“版權是真的少”、“評論變成了段子和戲精故事”……
一位自稱網易云音樂資深用戶的自媒體人這樣寫道:“我對‘貧窮期’那個簡潔好用的網易云音樂保持感恩,感謝陪伴。而且我也不能苛責網易云音樂為愛發電,為我自己的情懷買單。但現在的網易云音樂明顯已經無法滿足那些專注于音樂本身、希望播放器簡潔好用的用戶的需求。那下一個頁面簡潔,曲庫豐富的音樂播放器又在哪里?”
在網易云音樂下架的當天,定位于音樂播放器的豆瓣FM改版上線。7月6日,互聯網評論人士闌夕在微博上寫道,“豆瓣FM正式復活的時機,恰好趕上網易云音樂被下架,考慮到二者用戶群體的重疊度,這也算是一次逆向的政策紅利吧?!?/p>
本文由這就是公司原創出品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