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基金副總經理 朱平
“由簡單變復雜,再由復雜變回簡單,那時相信你已經悟出了投資的真諦所在。”這是2011年朱平為自己書籍的后記所寫的一句話。彼時,A股市場正處于一輪熊市的低迷階段。那個時候,朱平已經在思考投資的“由繁入簡”。
7年以來,A股經歷了新一輪牛熊洗禮,上證指數從2011年初的2825點一度沖擊2015年的5100點,但在隨后三年的震蕩調整中,市場似乎又回到了原位。
站在這個時點上,朱平感嘆道:“一切都回到了原點。”什么是回到原點?在朱平看來,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一些問題,包括資產泡沫、投資過度等。2018年金融去杠桿,意味著過去靠泡沫賺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投資要重新回歸本源,回到依靠企業價值增長獲得收益。
朱平是國內第一批公募明星基金經理之一,目前擔任廣發基金副總經理,分管公司研究、公募權益投資。早在20年前,他就進入證券投資行業,見證了公募基金成長之初的蹣跚起步,也經歷了A股幾輪牛熊周期的起起伏伏。
在接受《陸家嘴》記者采訪的過程中,朱平侃侃而談。在他心中,“投資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朱平二十年來從來沒有離開過市場,一直真切地體驗著A股的脈搏。投資之余,他也熱愛讀書和思考,把投資當作一門“武功”,修煉出“上乘武功”依然是他最執著的追求。
周期重構,考驗“ 貝塔”紅利外的真本領
2018年是A股機構投資者遭遇重挫的一年。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股票基金平均跌幅為25.44%,混合偏股型基金平均跌幅為24.76%,同期上證綜指的跌幅為24.59%。
“看天吃飯”再度成為了這個行業的注腳。
過去20年,朱平經歷了A 股多次沉浮,也始終堅守在投資一線,對于2018年公募基金的投資失利,朱平很利索地回應了記者一句:“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2015年的大牛市、2017年的“漂亮50”行情,都成就了一批業績靚麗的基金經理,但在朱平看來,經歷了2018年的洗禮之后,才真正看到了基金經理在“貝塔”紅利之外的真本領。
朱平指出,過去十年寬松的貨幣政策成就了三類股票。第一類是2015年創業板牛市下的中小市值股票。第二類是資產負債表上大幅加杠桿的股票。第三類是由加杠桿帶動上下游產業鏈間接“繁榮”的板塊,如地產產業鏈、白酒等相關股票。
另外,還有一類是一些賺了不該賺利潤的公司。這些公司過去大家覺得習以為常,但現在市場重新審視其商業邏輯,公司沒有壁壘、不怎么創造價值卻有暴利,他們都面臨很大壓力。
“這一輪周期已經在加速結束。”朱平說,未來中國經濟將進入真正的產業結構轉型期,這將建立在創造價值的基礎上,這個過程會比較困難,但并不代表未來會很悲觀。
朱平認為,中國當前有三大優勢。第一,有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第二,具備良好的工業基礎(包括基礎建設、廠房的投資等);第三,有充足的資本。
不過,在轉型的過程中,朱平表示2019年還應該關注兩大風險。一是2019年經濟會延續慣性下行壓力,穩就業成為重要的目標。第二是全球的經濟風險。2019年美國經濟可能見頂回落,這對全球其他國家會帶來新的壓力。
A股或 “涅槃重生”,穩定增長的企業有望先見底
“涅槃重生”。朱平談到A股的時候用了這個詞。
朱平指出,從資本市場的層面上看,2018年市場的下跌已經反映了投資者對經濟結構轉型的擔憂,未來中國經濟至少要熬上一兩年,但這期間A股不一定會跌,可能會有一個涅槃重生的過程,一些能保持穩定增長的股票會先先于市場走出底部。
對于2019年的投資思路,朱平提出兩點。第一,控制倉位;第二,先買弱周期的公司,數據已經開始轉變的早周期公司。
“2019年投資個股會比2018年容易一些。”朱平說,一方面個股的估值更低,極度悲觀的估值也有修復的需求。另外,2018年投資者的情緒大幅波動,股價也隨市場和情緒大幅波動。而今年市場的基調是謹慎,專注于挑選優質的好公司,相對比2018年更容易獲得正收益。
對于美股和A股之間的聯動性,朱平提出了不一樣的觀察視角。他認為,在這輪市場的調整中,中國股市是美股的先行指標,A股在2018年上半年即提前反映了經濟周期的調整。中國經濟去杠桿對全球經濟增長周期帶來影響,最終影響到美國市場的消費末端。從這個角度看,即便2019年美股延續趨勢性調整,對A股市場也不一定會帶來負面影響。
聚焦企業價值,價值投資才是正派武功
作為中國第一代公募基金經理的一員,朱平也是中國價值投資的實踐者和追隨者。朱平認為,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就是他的“武功”,修煉武功有兩個層面。
第一個是“術”的層面。比如,成長股、價值股就是兩種不同的投資方法。在價值股投資中估值永遠是第一位的考慮因素。但在成長股投資當中,買的是未來的成長空間。這是兩種不同的武功招式。
第二個層面則是“內力”。內力考驗的是基金經理的獨立判斷能力。例如,基金經理如何看待公司發展規律、如何理解股價圍繞公司基本面波動等,這需要基金經理通過長期積累,才能提高對企業運行規律的把握能力,對企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做出前瞻而正確的判斷,判斷企業是否有競爭力,判斷企業面對經濟周期,企業盈利及股價波動的軌跡。
朱平曾經在書中寫道:“如果將價值投資比作最上乘的武功的話,那么經濟學、商業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就相當于一本武功內功心法,只有掌握這些知識并融會貫通,方能修煉出最上乘的武功。”
“正派武功需要基金經理不斷提升自己對企業規律的認識。”朱平說,比如一個公司去做跟主業完全無關的業務,我會認為這家公司成功概率很低,不管你的故事講得多么動聽,我都堅持自己的判斷。
“這種判斷力就是‘內力’,這是很難修煉出來的,真正能夠穿越牛熊的基金經理都是內力深厚的,其次才是大家所看到的武功招式。”在二十多年的投資過程中,朱平表示自己在投資的“術”方面沒有太多改變,更多的是在“內功”的修煉上面。
“要能夠看到企業成長的驅動本質。”朱平說,以白酒行業為例,要分析內因,中國白酒行業過去十年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增長,過去六年逆勢能增長的公司只有兩三家。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就是要能夠分析出來不同公司成長的原因,找到真成長的公司。
站在2019年的起點,朱平認為,A股投資正“回到原點”,找回十年前價值投資的初心。
朱平回憶道,在2000年到2006年期間,由于要全流通,股市的估值也經歷了漫長的回歸。當時在A股亂買股票很難獲得好的回報,投資必須是賺企業價值增長的錢,價值投資也是在那幾年成為了基金投資的代名詞。
而2015年資金推動了一輪大牛市,以重組、收購兼并為主要手段的市值管理、主題泡沫投資讓很多人帳面上賺了錢。當然,還有一批堅持價值投資的基金經理業績也能獲得不錯的業績。
“但隨著這一輪周期的結束,這種投資的帳面贏利又幾乎全部吐了出來。”朱平說,現在投資又要回到十年前,不僅僅是看業績,還要看業績是怎么來的、穩定性如何、公司的競爭力等,要分析得很透徹才能夠賺錢。
朱平認為,從二十年的股市漲跌來看,最終能夠長期穿越牛熊的還是價值投資。他舉例道,投資者如果能從貴州茅臺上市之初就發現其價值并一直持有,收益率一定秒殺絕大部分投資者。
在“提供價值”的這一思路之下,朱平也在推進廣發基金權益部門的改革。廣發基金原權益投資一部按照基金經理風格特征、策略類型拆分,設立價值投資部、策略投資部和成長投資部三個部門。
朱平指出,A股已經從過去的“價值多元化”走到了“價值單元化”的時候了,以后基金經理基本上只能賺來自于企業價值增長的錢,分組就是為了讓基金經理能夠聚焦企業價值發現,形成自己的能力圈,穩定地做一件事,獲得穩定的收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