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夏至。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韻會》曰:夏,假也,至,極也,萬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極也。意思就是,世間萬物到了夏至都生長到了最大的程度。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jié)氣。
中醫(yī)認為夏至節(jié)氣進入陽氣最旺時節(jié),這一時節(jié)的養(yǎng)生保健,要順應夏季陽盛于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夏至吃面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夏至吃面更是很多地區(qū)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夏至吃面是有講究的,夏至雖不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但表示炎熱的夏天即將到來。人們從夏至開始改變飲食,以熱量低、便于制作、清涼的食品為主要飲食,面條通常為一般家庭的首選。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面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條煮熟后會變成400克左右,因此能產(chǎn)生較強的飽腹感。此外,面條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占50%的食品,面條就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
夏季受涼后往往會出現(xiàn)鼻塞惡寒、頭痛身重等癥狀,煮一碗熱面,加些蔥白及胡椒,趁熱品嘗,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還有一個細節(jié)需要注意,面要吃,湯的營養(yǎng)更不要忘記。因為面在水煮過程中有很多B族維生素溶解在湯里,所以大家吃面的時候別忘多喝些湯。
夏至吃瓜
西瓜:味甘甜、新寒,民間又叫“寒瓜”,是瓜類中清暑解渴的首選。西瓜營養(yǎng)十分豐富,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yǎng)成分。因其含有96.6%的水分,能補充夏天人體散失的大量水分夏天出現(xiàn)中暑、發(fā)熱、心煩、口渴或其他急新熱病時,均宜用西瓜進行輔助治療。西瓜皮也可用來涼拌、炒菜吃。
夏至吃苦
中醫(yī)認為,夏天容易傷腎氣又困脾胃,而苦味的食物可以補氣固腎、健脾燥濕。現(xiàn)代科學研究也證明:苦味的食物通常都含有生物堿、氨基酸、苦味素、維生素及礦物質等人體十分需要的物質,并且還有抗菌消炎、解熱去暑、提神除煩、健胃等功用。
人們在夏天容易發(fā)生味覺減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消化功能障礙,而由于我們的舌頭對苦味特別敏感,所以吃點苦,可以增進食欲,甚至刺激我們的消化系統(tǒng)。推薦的一些苦味食物有:苦瓜、蘆筍、芥藍、蒲公英、蓮子芯。
夏至吃鴨
鴨肉:鴨肉味甘、咸、新涼,從中醫(y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特別適合體內有熱的人食用,如低燒、虛弱、食少、大便干燥等病癥。鴨屬水禽,新寒涼,從中醫(y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衣不振、發(fā)熱、大便干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
夏至喝粥
綠豆粥:夏天多吃粥類食品,是我國傳統(tǒng)的保健方法,對身體大有好處。喝粥最好喝綠豆粥,綠豆新涼,有清熱解暑的功效。用于防暑的粥還有荷葉粥、鮮藕粥、生蘆根粥等。
加貝生鮮,跟著節(jié)氣生活!每周四下午更新!
武義加貝客服熱線:0579-87678000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