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臨近,旅游、聚餐、購物等將迎來高峰,為使廣大消費者節日期間玩得舒心、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現黔東南州市場監督管理局、黔東南州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確保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一、旅游消費需謹慎
一是出行選擇有資質的旅行社。跟團游的消費者請選擇證照齊全的旅行社,查看是否有《營業執照》和《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務必簽訂旅游合同,在簽訂旅游合同時,要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約定旅游行程(包括交通工具、旅游景點、住宿標準、娛樂標準、購物次數等)安排,明確旅游價格及違約責任。要注意識別不實廣告內容,要將廣告、口頭承諾內容寫入合同。對于一些容易引發糾紛的事項要在合同中明確約定。
二是謹防低價游陷阱。天上不會掉餡餅,切不可貪圖便宜貿然參加低價旅游團。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低價的背后,是以付出更多的金錢和精力為代價的,甚至還會帶來身心傷害。因此,在選擇旅游產品時,提醒消費者應擦亮眼睛,對旅游產品的品質、服務質量和價格進行綜合考量再做決定。
三是選擇自助游的游客,做好充分準備。提前做好功課,規劃線路,安排好交通、住宿;臨行前要注意全面檢查車輛、密切關注天氣信息、備好應急物品,避免人在囧途的尷尬。通過網絡預訂旅行門票時需警惕“釣魚網站”,多查閱旅行地相關資料,避免掉進低價陷阱。四是旅游過程中一定注意人身、財產安全。可以選擇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年老體弱者及兒童應有家人陪伴。參加爬山、騎馬、漂流、潛水等驚險項目時,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及體質弱的游客應謹慎參加,以防發生意外。五是在旅游購物中,一定要索取發票。發票要寫明具體品牌、規格及價格等內容。提高警惕,防范購物風險。拒絕強制消費行為。
二、購物活動需理性
節假日期間,是商家促銷的高峰期。商家各種“打折促銷”、“買送活動”、“預存就送”等營銷手段應接不暇,消費者不要被促銷活動沖昏頭腦,理性對待節假日促銷活動。
對于“打折”“買送”活動,消費者需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按需消費,理性消費,避免造成浪費;二是要仔細比較商品、服務的價格、售后等,使自己的消費實現高質量、有保障,努力實現品質消費;三是要注意保留消費憑證,如發票、收據、小票、三包卡、合同等消費憑證。
對于“預存優惠”預付式消費,消費者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慎選商家。要仔細考察商家的市場信譽、經營狀況,選擇證照齊全、資質完備、長期經營、規模較大、信譽良好的商家購買預付卡。二是要書面約定。最好與商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預付卡的使用范圍、期限、違約責任及換卡、掛失、退卡、退費的途徑與方法等相關事項。對金額較大、服務期限較長的預付卡,更要提高警惕,要與商家約定消費的期限、價格、質量等條款的書面憑證,不要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三是要小額購買。消費者在辦理會員卡、充值卡、優惠卡等預付卡時,應按照自身實際需求購買,不要貪圖便宜大額購買,以免因商家經營不善倒閉關門或惡意卷款跑路給其帶來更大經濟損失。
三、飲食安全應牢記
節假日期間,正是家人及親朋好友相聚的好時機,在外就餐,最好選擇證照齊全,環境整潔、量化等級高的餐飲服務單位就餐,就餐時注意餐具是否潔凈,食物感觀性是否異常,是否新鮮,是否燒熟煮透,不吃顏色、味道異常和未燒熟煮透的菜肴,注意食品安全。注意查看菜單價格,留意是否明碼標價或事先詢問價格和收費標準,結賬時索要賬單進行核對,防止“低價高收”等情況。切記飲食節制,厲行節約,合理安排菜肴,確保身體健康,文明過節。
最后提醒
廣大消費者,應妥善保管好出游合同、乘車憑證、購物、餐飲發票等消費憑證。如遇消費糾紛,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及時撥打“12315”電話投訴,或者向相關行政職能部門、消協組織投訴。
END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