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以來,隨著有關部門扶持生豬生產各項利好政策落實落地,養殖戶補欄增產的積極性明顯提升。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下半年規模豬場已經有產能恢復跡象。截至目前,已經有20多個省份出臺了支持生豬生產政策。在政策支持下,近期規模豬場生產恢復較快。全國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9月份生豬存欄環比增長0.6%,其中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3.7%。
政府為了應對豬肉價格上漲,國家保供穩價政策在持續加力。從擇機投放凍肉儲備到啟動價格補貼機制及政府惠民補貼豬肉銷售,從糾正不當限養禁養措施到豬場用地應保盡保,從財政專項支持到金融保險護航,都為豬肉穩價保供奠定堅實基礎。
另外我國有關部門每天都在監測全國及各地豬肉價格情況,好消息是豬肉價格已經開始下降,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11月8日—11月14日,豬肉批發價格為49.84元/公斤,環比下降4.4%。
國家統計局對豬肉價格上漲過快做出回應,未來隨著生豬生產政策落地,生豬產能逐步恢復,豬肉價格將會逐步企穩。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表示:“全國生豬產能呈現恢復跡象,在元旦和春節來臨之前,豬肉價格會有一波季節性上漲。目前整個的生豬供給保障措施,對明年的生豬供給會起到積極作用。從明年開始,隨著我們整個生豬供給的恢復,豬的供給將會逐漸增加,豬肉價格將會逐漸回落。
豬肉作為必需品,價格的變化引起市民的廣泛關注也很正常。相信隨著市場的變化和適配的政策調節,豬肉的價格一定會趨于平穩、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