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飛了趟廣州,不為別的,只是吃喝——從早茶到夜宵,從天河到越秀,我們全力以赴、連續作戰。
晚餐時分走進花城苑的時候其實還飽著,我們互相商量:克制點兒,吃幾道招牌菜就好……沒想到,僅有的四道大菜,也吃出了起承轉合,吃得高潮迭起。
開場一煲豬肚湯,服務員幫我們拿小碗盛上,這湯,看似平靜,一喝,功力不凡,既綿綢、又順滑,像牛奶,又似豆漿,有淡淡奶香,仍飄散清香。
心中暗自稱奇,看服務員端來的底料,大致能將煲湯的秘密獲悉一二:腐竹已然燒到融化,白果、蓮子和馬蹄也酥化,豬肉豬骨配上瑤柱,最可貴是那豬肚,夾一條送入口中,竟是嬌嫩細致。
服務員說:“這是選新鮮豬肚,用鹽和生粉反復搓洗,再煲足兩個小時得來的,這道湯花城苑已經做了快30年咯!”
接著一道清燉雞,是我靈機一動提前打電話預定的,揭蓋就是敦敦實實的一只雞!
為了做好雞,店里專門建了個小型養殖基地,選3斤半的雞用青菜谷糠養足三個月再殺……是一只老雞了,但肉味扎足,鮮香兼具。
雞肚子里的內臟也不肯浪費,雞胗、雞肝、雞蛋都燒在了一起,最喜歡是那紅灰色的雞血,帶著天然新鮮的輕柔。
鍋底的湯汁不多,舀出來金燦燦的,是純粹的雞汁,味道是偏咸了,但我可一點都不介意,恨不得叫碗白米飯來拌。
掀起高潮的是豉油皇大腸頭,好像是師傅隨手炒了一盤,根本沒有裝盤可言,但這大腸喲,軟軟糯糯、柔柔嫩嫩,在口中膠著、打轉,溢出腸壁里的脂香,絲毫沒有豬下水的異味,只覺得在吃什么神奇的美味——這大腸,頂天了。
煎藕粉是店里的名物,但我們也不想錯過蝦餅和魚餅,于是叫了三拼,服務很仔細,每塊都一切二上桌,這擺盤還是不好看哪,但吃起來……哇哦!鯪魚肉打的魚餅,表層煎出薄薄一層焦,咬開來還有細小的軟刺,彈韌香口。
蝦餅做得鼓鼓囊囊的,蝦漿里仍能辨出紅白相間的新鮮蝦肉,吃起來QQ的。
藕餅最出人意料,夾起來,竟然是軟塌塌的,新鮮蓮藕加入香蔥肉粒在缽盆里磨,保留了藕的顆粒感,吃起來香甜軟糯,有一種叫人珍惜的手工感。
食材新鮮選得精,又懂得悉心烹調,看似一道道平常的廣府菜,卻透露出這座城市的美食底蘊,花城苑真是值得細吃!我已經想好了,下次來吃:蝦喇膏蒸蛋、椒鹽黃眉頭、煎焗排骨、秘制碌鵝、粉葛燜掌亦、咸蛋黃焗苦瓜……
最后的彩蛋,是由于我去開放式廚房拍照,望見一位阿姨在奮力炒馬蹄原漿,于是加多一份香煎馬蹄糕。
馬蹄糕,現做的,不好看,伸出筷子一夾,滴溜一下就起來了,干爽不油,吃起來瑩潤彈口,不怎么甜,更突出了馬蹄的清香,我無法控制自己,連吃三塊……
舉目四望,身邊都是和美喜樂的聚餐,好像是附近街坊乘興前來,啊,廣州人怎么可以這么幸福!
此行花城,還吃了許多,容我緩一緩,與大家分享。
更多相關美食請點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