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是我們通俗的說法,醫學上稱為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的臨床表現包括傷后迅即出現扭傷部位的疼痛和腫脹,隨后出現皮膚淤斑。嚴重者患足因為疼痛腫脹而不能活動。外踝扭傷時,患者在嘗試行足內翻時疼痛癥狀加劇。內側三角韌帶損傷時,患者在嘗試行足外翻時疼痛癥狀加劇。經休息后疼痛和腫脹可能消失,會出現因韌帶松弛導致的踝關節不穩,反復扭傷。腳崴了怎么辦?一起來看看!
1、冰敷或熱敷。冷敷。可以減少傷口腫脹,但是冷敷之后不能馬上熱敷,以免加重受傷部位腫脹和疼痛。由于受傷部位溫度高,這時會增加受傷部位的血液流速,加重腫脹和疼痛,甚至導致血小血管破裂。冷敷應該在受傷后的24小時之內進行,每次1~2個小時,冷敷20~30分鐘。熱敷需要在1~2天之后,能促進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