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歷有“血中之氣藥”之稱,這也直接說明了它辛散、解郁、通達、止痛等功能,果然是好藥也!只是這川芎小小藥才大大作用,它怎么用呢?川芎的功效與作用這就為大家細細介紹,大家準備好做筆記了嗎?川芎的功效與作用須知為你奉上,快快收藏吧!
川芎
川芎是傘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的干燥根莖。復傘形花序,羽狀復葉,多年生草本植物。夏季當莖上的節盤顯著突起,并略帶紫色時采收,除去泥沙,曬后炕干,再去須根。治療頭痛之首選藥物。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后瘀滯腥痛;癥瘕腫塊;胸脅疼痛;頭痛眩暈;風寒濕痹;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等。
川芎的基本信息
川芎:Chuanxiong,別名:山鞠窮,芎香果,胡馬銜芎,芎窮(《本草》)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莖。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克;研末,每次1-1.5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煎湯漱口。出處:《中華本草》 功效分類:行氣藥;祛風藥;活血藥。主要栽培于四川、云南、貴州、廣西、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蘇、陜西、甘肅等地均有引種栽培。
川芎的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莖發達,形成不規則的結節狀拳形團塊,具濃烈香氣。莖直立,圓柱形,具縱條紋,上部多分枝,下部莖節膨大呈盤狀 (苓子)。莖下部葉具柄,柄長3-10厘米,基部擴大成鞘;葉片輪廓卵狀三角形,長12-15厘米,寬10-15厘米,3-4回三出式羽狀全裂,羽片4-5對,卵狀披針形,長6-7厘米,寬5-6厘米,末回裂片線狀披針形至長卵形,長2-5毫米,寬1-2毫米,具小尖頭;莖上部葉漸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