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種神秘的存在,蛋黃果和雞蛋有著類似的質感,吃起來也是一種不錯的食物。很多人在吃過蛋黃果之后,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神秘的存在,或許你會問蛋黃果到底該怎么吃,或許可以看一下下面的信息,可以從下面找到答案。
蛋黃果
蛋黃果(拉丁學名為:Lucuma nervosaA.DC),又名仙桃,山欖科蛋黃果屬多年生植物,樹體高約6m,單葉互生,葉片紙質,狹橢圓形,花小白色,聚生于葉腋。 果實球形,未熟時綠色,成熟果黃綠色至橙黃色,光滑,皮薄,果肉橙黃色,富含淀粉,質地似蛋黃且有香氣,含水量少,味略甜。其味道口感介乎于番薯和榴蓮之間。種子通常1-2粒,近圓形或橢圓形。果實12月成熟,采收后需要后熟4-7天方可食用。
生長習性
蛋黃果喜溫暖多濕氣候,年均溫24-27.5℃適宜。能耐短期高溫及寒冷,40℃或1-2℃短時間植株不致受害。花期陰雨高溫嚴重落花,果熟期忌低溫,冬季低溫果實變硬,頗能耐旱,對土壤適應性強,以沙壤土生長最好。
功效與作用
1、深度清理機理 超纖維能夠深入腸胃的最細微部份,通過其活性基因吸收體內有害物質將其徹底排出,并可改善腸道內的菌群構成,起到保護腸胃不吸收有害物質的屏壁作用。蛋黃果可抑制有害微生物在消化道的生長,二者結合對排除體內毒素、整腸健胃、改善機體的營養吸收功能具有顯著作用,對結腸炎、腸胃炎、痔瘡有特殊消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