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人說到要看臉色做事,這個是指一個人通過臉部的細節展現出來的當時的情緒,這是心理范疇的一些東西。如果將臉色移到生理范疇又該如何解釋呢?其實臉色在我們生活中有很重要的提示作用,比如說你看到某個人臉色蒼白,你就會詢問其是否身體有什么不失的地方。
臉色就是一個反應我們身體健康與否的重要標志,我們可以通過臉色的改變來發現身體的某些地方在拉警報了。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通過臉色怎么判斷身體問題吧。
面色蒼白:氣血不足
面色蒼白,唇舌色淡,神疲乏力,心慌氣短等癥狀,中醫認為屬氣血不足之虛癥,西醫認為多見于貧血。
臉色發青:肝病、氣滯血淤
青色多與肝病、氣滯血淤有關。通常形容一個生氣的人,會用到“青筋爆出”“臉都綠了”這類詞。肝能反映人的情緒,所以面色偏青的人一般性格暴躁,要謹防肝病。而滿面青紫,往往是由血淤、組織缺氧引起的,嚴重者會發生劇痛或猝死。
臉色發黃——肝臟功能
臉色發黃是脾虛的表現,如果突然出現臉色變黃,則很可能是肝膽功能不佳的跡象,急性黃疸型肝炎、膽結石、急性膽囊炎、肝硬化、肝癌等患者常會發出上述“黃色警報”。
臉色發黑——腎功能不全
中醫認為臉色發黑是腎虧損的表現,故常用補腎藥物予以治療。此外,肝硬變、腎上腺素功能減退癥、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肝癌等患者,也會出現臉色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