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算是演員里面轉型最成功的一個,當初他可是憑借李逍遙走紅,后來他遭遇車禍撿回一條命,在他事業瓶頸期,胡歌又是怎樣度過的?近日,人民日報專訪胡歌,胡歌說了什么讓他紅到現在。
談到演員的瓶頸期,胡歌說創造型快樂才能持續成長。“經歷了人生當中的挫折,不能僅僅只是再紅一次。如果要繼續做演員,至少我不能重復。”從李逍遙到梅長蘇,他說事業的高度是角色帶來的,不是自己一個人的成功,是團隊的成功。
人民日報專訪胡歌
就在今天,胡歌受邀去人民日報擔任嘉賓做專訪,主要是為了宣傳即將上映的新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
胡歌:記住角色,忘記“我”
謀士梅長蘇、仙俠李逍遙、偽裝者明臺、胡歌塑造的這些經典角色至今令人回味無窮,他用精湛的演技向觀眾詮釋了一個名字:演員胡歌。這一次,他飾演的新角色是《南方車站的聚會》里的“悍匪”周澤農。
談演員瓶頸期,撿回一條命,不能只是再紅一次
胡歌在談到演員的瓶頸期時說道:“經歷了人生當中的挫折,可以說這條命是撿回來的。不能僅僅只是再紅一次。如果要繼續做演員,至少我不能重復。
人民日報專訪胡歌
生活遇到瓶頸怎么突破
不久前,胡歌暫別影視圈的消息傳來,很多胡椒紛紛表示難過,不過也有不少網友支持胡歌,說愿意等他回來。胡歌表示,“有個大計劃,未來一兩年很難看到新作品,我的計劃是我要去學習,希望你們可以支持我、鼓勵我。”網友們猜測,也許胡歌是想讓自己更進一步,可能是工作遇到瓶頸了。那么,到底生活遇到瓶頸的時候怎么去突破呢?
保持空杯心態
很多職場“老油條”以為,工作久了就等于自己掌握了足夠多的知識。其實并不一定,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更何況,現在的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也許你掌握的那些知識可能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應將心態回歸于零,放下自己的高傲,抱著學習的態度,將每一次任務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學習歷程。
千萬不要急躁
很多人在遇到瓶頸的時候容易出現“挖井人”的心理,經常會說:“為什么我不進步了呢?我明明應該更好才對呀,是不是我不適合這份工作?也許我做別的會更好吧?”殊不知,只要再努力一點點,再耐心一點點,就會發現深藏在地下的“井水”了。因此,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都不能太急躁。
人民日報專訪胡歌
拓展學習,繼續深造
如果工作遇到瓶頸,那么你更需要努力去努力深造一下,或者學習一下工作相關的一些經驗、技巧、業務知識,這樣才會讓自己有提升的空間。而且在學習結束之后,你會發現自己看待之前問題的眼光也會不一樣,所以會有很大幫助。
“充電”填補自身短板
找到自己最為薄弱的部分,有意識地進行“充電”,通過學習來補缺或提高。當然,要把握好時間節點,比如有些人明知自己在外語口語方面存在缺陷,但就是沒安排時間去改善,一旦由此而失去更好的機會又會追悔莫及。
給自己定一個規劃和目標。
很多人經過多年的工作歷練,當年的計劃和目標可能已經實現了,也可能早已遠離了,這就需要重新給自己一個規劃和目標。將手頭的工作和未來的目標聯系起來,給自己一定的壓力,才能擺脫“瓶頸”帶來的盲目和頹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