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媒體報道,7月6日中印雙方初步達成了脫離接觸協議,但印度空軍依然表示,自己依然在所謂拉達克地區實施米格-29、阿帕奇等軍用飛機的訓練,為戰爭做準備。
不但如此,7月7日,印度空軍還在距離中國邊境不遠的北阿坎德邦Chinyalisaur鎮野戰機場上降落了安-32運輸機和米-17直升機。這里距離印度主張的中印邊境線只有120千米。印度新聞媒體ANI在推特上公開播放了米-17從Chinyalisaur野戰跑道上起飛的視頻,以及安-32在此處降落的視頻。
【Chinyalisaur野戰跑道上的安-32】
印度國防部長拉賈南-辛格還在印度邊境公路修建組織領導的陪同下,視察了邊境道路修筑活動。印度的修路活動受到了中國方面的抗議和反對。
印度邊境道路修建組織正在印度主張的中印邊境線附近修建17條高等級公路。這些公路在戰時都可以作為野戰跑道,起降噴氣式戰斗機。為此,這些高等級公路附近將修建軍火庫、著陸燈、油庫和消防設施。
從印度強占的中國藏南地區(偽阿魯納恰爾邦)到所謂的拉達克地區,印度目前正在實施63個道路建設項目和3個鐵路建設項目。這些項目都是為了能盡快把兵力投送到中印邊境。
【印度空軍米-17】
印度空軍還在所謂拉達克地區東部實施了夜間空中巡邏。動用的機型包括米格-29、蘇-30MKI和阿帕奇、支奴干直升機。
中印邊境當面的印度空軍部隊長、資深飛行員拉提對媒體說,“印度空軍已經得到了全面訓練,在現代化平臺和人員的支持下,可以在各種環境下實施全譜作戰。”
【印度空軍米格-29】
上述型號都是讀者比較熟悉的,唯獨安-32比較陌生。實際上這個型號和中國的運-7同出一源,都是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研制的安-24。安-32在安-24基礎上換用了大功率發動機,起飛重量和運載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印度是安-32的主要用戶。從外觀上看,安-32和安-24的主要區別,是發動機短艙抬高到了機翼前上方,這樣就可以采用直徑更大的螺旋槳,同時也提高了起降能力。因此,它比較適合印度空軍在中印邊境高海拔地區野戰機場的使用。雖然印度空軍更喜歡從美國進口的C-17和C-130,但安-32還是經常出現在中印邊境。
(作者:孔新 版權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