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軍的瀕海戰斗艦在西太平洋海域頻繁出沒,不斷作出小動作。而據美國媒體報道,正是這款美國海軍所器重的瀕海戰斗艦,突然宣布“離場”。那么美國為什么會讓這款曾經寄予厚望,又斥巨資打造的新型戰艦早早退役呢。
從美國海軍2021年的軍費預算上看,美軍必須做出相對的取舍,才能保證今后的高新武器研發,但最后的取舍方向還沒有完全確。在7月1號凌晨,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通過了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里面就專門的有一條特別說明,第三和第四艘瀕海戰斗艦要予以保留,相應的模塊兒實驗也會繼續進行。很顯然,美國國會不是贊成把目前的四艘瀕海戰斗艦全部裁撤的。
那么,從美國的海軍角度來講,當時美國海軍的計劃是在未來五年的時間里,擠出400億美元用來發展新海軍,平均每年就要余出80億美元。這樣一來,美軍就要在原本的海軍預算中舍棄一些戰斗單位,才能保證計劃的順利實施。很顯然,這四艘瀕海戰斗艦就是第一部分被舍棄的對象。之前美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設計,就是將兩艘航空母艦直接裁撤。所以在海軍和美國國會的博弈過程中,這樣的削減變量還會不斷增加。
瀕海戰斗艦之所以成為棄子,是因為美國海軍之前的戰略名為“棕色戰略”。也就是最大限度的靠近對方海岸線,對其地面目標進行攻擊,而濱海戰斗艦正是為這樣的戰斗需要所設計。美國的如意算盤雖然打得好,但是在實驗的過程中,卻發現大量的問題,比如像“沃斯堡”號從美國本土向太平洋開進時。中間就出現了三次斷電現象。其它方面的鑒定也是問題不斷。之前“獨立”號和“自由”號在美國國內進行鑒定的過程中,有60%不及格,合格率只有30%。這樣的表現美海軍相當失望。
在軍事演習時,宙斯盾驅逐艦用武器炮向地方發起進攻,結果炮手長時間沒有完成發射動作,場面一度相當尷尬。所以,瀕海戰斗艦這樣的狀態根本無法完成既定的作戰任務。再加上在大國競爭背景下,各國都有了新的作戰武器裝備,如果戰場轉移到在大洋作戰,那么宙斯盾驅逐艦這種小型艦艇就完全沒有了用武之地。
所以從現在看來,瀕海戰斗艦在當時的設計規劃中并沒有取得高分,而在現代的戰略規劃中又無用武之地。這導致美國海軍對瀕海戰斗艦的意見非常大,問題頻出再加上價格昂貴,每艘濱海戰斗艦的價格達到了3.5億美元。這些原因就直接導致了美海軍決定讓目前的四艘瀕海戰斗艦全部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