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截至7月21日, 除河北、遼寧、黑龍江、新疆、西藏外,全國26省份交出上半年經濟運行成績單。
從今年上半年的經濟總量上看,至少16省份總量超萬億元,其中廣東、江蘇分別以4.92萬億元和4.67萬億元的成績占據全國第一和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湖北在有效工作時間減少兩個多月的情況下,完成GDP總量1.75萬億元,恢復至上年同期的八成,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9.9個百分點。
湖北省統計局表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由一季度“按住暫停”全面下滑,轉向二季度“重啟恢復”強力反彈,經濟指標降幅持續收窄,部分指標月度開始轉正,經濟運行總體復蘇態勢持續向好。
廣東江蘇總量領跑,至少16省份超萬億元
從今年上半年的經濟總量上看,廣東、江蘇繼續領跑全國,至少16省份總量超萬億元。
廣東和江蘇均站上4萬億元大關,分別以4.92萬億元和4.67萬億元的成績占據全國第一和第二。其中,江蘇上半年GDP比上年同期增長0.9%,增速由一季度的下降5.0%轉為正增長。上半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同比下降2.5%,較一季度收窄4.2個百分點。
廣東省統計局局長楊新洪表示,廣東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好轉,形成一條經濟數據回升曲線。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恢復最快,同比速度由負轉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進出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降幅均由兩位數逐步收窄至一位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連續四個月收窄。
山東經濟總量超3萬億元,今年上半年GDP為3.30萬億元,同比下降0.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6個百分點。
浙江、河南、四川都是2萬億元俱樂部成員,上半年GDP分別為2.91萬億元、2.56萬億元、2.21萬億元。浙江上半年經濟增速由一季度的-5.6%轉為0.5%,四川經濟總量由一季度下降3%轉負為正,同比增長0.6%。
此外,福建、湖南、安徽、湖北、北京、陜西、江西、重慶、云南、廣西10省份上半年GDP均跨上1萬億元大關。其中,福建上半年經濟總量接近2萬億元,達1.99萬億元,GDP由一季度的同比下降5.2%轉為增長0.5%。
貴州甘肅增速居首位,14省份實現正增長
從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上看,14省份實現正增長。目前,貴州、甘肅經濟增速以并列第一的成績領跑全國。
貴州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0.79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由一季度下降1.9%轉為正增長。從三次產業看,貴州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速由一季度的2.3%提升至上半年的5.5%;第二產業由一季度下降4.9%轉為與上年同期持平;第三產業由一季度下降0.3%扭轉為正增長1.8%。
上半年,甘肅地區生產總值0.41萬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由一季度的下降3.4%同樣轉為正增長。
湖南、寧夏兩省份上半年經濟增速目前并列全國第二。上半年,湖南地區生產總值1.90萬億元,同比增長1.3%,比一季度回升3.2個百分點。寧夏上半年GDP同比增長1.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4.1個百分點。
青海上半年GDP比上年同期增長1.0%,由一季度的下降2.1%轉為增長,目前占據全國第三。此外,江蘇、江西均同比增長0.9%,廣西、重慶均同比增長0.8%,安徽同比增長0.7%,四川同比增長0.6%,浙江、福建、云南均同比增長0.5%。
湖北的農業生產、工業經營、社會消費分別恢復至去年同期近九成、八成和六成,降幅比一季度分別收窄17.2個、25.0個和10.8個百分點。進出口恢復接近去年同期水平,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9.4個百分點。
湖北省統計局表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由一季度“按住暫停”全面下滑,轉向二季度“重啟恢復”強力反彈,經濟指標降幅持續收窄,部分指標月度開始轉正,經濟運行總體復蘇態勢持續向好,積極因素不斷累積,打贏疫后重振攻堅戰的基礎更加穩固,信心更加充足。
責任編輯:李躍群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