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過后,尤其是在北方,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了一絲涼意。那股子盛夏悶熱的感覺已經沒有了。尤其是在早晚,溫差越來越明顯了。
但是由于白天還是相對炎熱,大部分朋友在過的就還是夏天,該吃的西瓜照樣猛吃,該喝的啤酒一滴不剩,真是冰涼一夏。
這樣的后果就是
上廁所的次數多了
甚至有時候極為狼狽
奔跑廁所間,大便如水瀉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依然把當下當炎熱夏天,使勁吃喝冰涼,在炎熱的夏天還好,起碼外面還是炎熱的。這秋涼一來,麻煩就來了肚子再也沒有辦法抗拒這內外皆寒的環境胃腸道奮起反抗,加速蠕動,表現就是腹痛腹瀉。
這類腹瀉一般表現為:急迫、大便清稀,如同水樣,瀉后腹痛得緩。
此類急性寒濕泄瀉以濕盛為主,宜溫陽健脾化濕,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治療。
需要艾灸以下穴位:
神闕
位于肚臍中央,不管什么類型的腹瀉,都可以使用
天樞
天樞穴是大腸之募穴,在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左右各一。可與大腸俞相配,俞募配穴,與下面的大腸之下合穴上巨虛穴合用,調理腸腑而止瀉。
足三里
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足三里主治胃腸病癥,有升發胃氣、燥化脾濕之功。
上巨虛
上巨虛是大腸之下合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6寸。下合穴又稱六腑下合穴,是治療六腑病癥的主要穴位。
另外,治療泄瀉時應以健脾祛濕為主,治療期間避食生冷,各類瓜果就應該停一停了,禁食葷腥油膩,進食宜稀軟,可給予淡鹽湯、米粥等,以養胃氣。若是傷食作瀉,最好不進食,以利胃腸休息和恢復。
(全文完)
關注連氏艾灸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