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報道》記者針對觀眾反映長春老媽菜館提前售賣所謂“陽澄湖”大閘蟹的情況進行了調查。
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陽澄湖大閘蟹交錢就能提前拿貨,而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卻要21號才能試捕,這些商家所謂的正宗螃蟹又是哪里來的呢?這種行為又是否違規呢?
9月16日,長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朝陽分局執法人員來到位于建設街上的老媽菜館,在餐廳一樓,執法人員發現商家大量宣傳海報及陽澄湖大閘蟹禮盒。執法人員詢問值班經理,大閘蟹產地在哪里,所謂的“陽澄湖”大閘蟹又是否有相關票據及憑證。
面對執法人員的詢問,這位值班經理矢口否認有銷售陽澄湖大閘蟹的行為,可執法人員在前臺內,發現了大量的陽澄湖大閘蟹銷售票據。
這時長春老媽菜館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售賣的陽澄湖大閘蟹均是正品,這些銷售的螃蟹是他們通過“特殊”渠道購得。可執法人員要求提供螃蟹銷售授權書時,這位工作人員卻不見蹤影。隨后執法人員開具了執法檢查通知書,要求老媽菜館就售賣陽澄湖大閘蟹一事立即進行整改。
企業信譽切勿“橫行霸道”
中秋吃螃蟹,延續了多年的傳統。其實百姓并不在乎你賣的螃蟹是不是陽澄湖的螃蟹,百姓只想吃好吃的螃蟹,實惠的螃蟹,安全放心的螃蟹。至于企業把螃蟹包裝成什么樣,食客自然不關心。
可陽澄湖并未開湖,老媽菜館和國商超市就提前售賣,這賣的螃蟹又是什么螃蟹,這螃蟹來源于哪,是否安全才是百姓及食客最關心的問題。企業大了自然會打一些招牌來吸引消費者,可面對“虛假”招牌也要及時改正。錯誤面前人人平等,相信百姓針對各家企業,心里也有一桿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