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古稱永昌,是著名的西南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是西南絲綢之路在境內的最后一段,有著頻繁的商貿活動;而在抗戰時期,這里又是滇西戰役的主戰場,著名的滇緬公路即由此通過。
保山,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不一樣的民族民間文化;這里居住著彝族,傣族,白族,傈僳族,回族......多種少數名族。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一下這座滇西小城有哪些美食吧。
1火瓢牛肉
火瓢牛肉,又名銅瓢牛肉。源于茶馬古道古老的馬幫之餐,凝集了云南各民族的聰明與智慧,馬幫沿著茶馬古道穿梭于滇藏兩地,把云南匠人用高超的技藝打制的烹制美食的良器——銅瓢,帶到藏區,樸實好客的藏區同胞把剛殺好的牛肉送給馬幫,馬幫伙夫用云南特有的天然香料烹出了人間美食——火瓢牛肉。
2龍陵黃山羊
龍陵黃山羊具有肉質細嫩多汁、膻味小等特點,其優點是生長發育速度快,繁殖力強,屠宰性能好,適應性強,雜交改良效果好。 食材功效:冬天常吃羊肉,是個一舉兩得的事情,一方面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人體熱量,而且還能增加消化酶,幫助胃消化;另一方面由于其營養豐富,對于治療一些虛寒病癥有很大的裨益。
3騰沖大救駕
大救駕是云南騰沖縣最出名的傳統小吃之一,大救駕是云南十八怪之小吃。久負盛名的皇封名吃“大救駕”——騰沖炒餌塊。據傳,清初,吳三桂率清軍打進昆明,明朝永歷皇帝逃往滇西,清軍緊追不舍。農民起義軍大西軍領袖李定國命大將靳統武護送永歷皇帝至騰沖,當時天色已晚,此一行人走了一天山路,疲憊不堪,饑餓難忍。找到一戶農家,主人把家里認為最好的食品炒在一起,做成了由餌塊、火腿、雞蛋,青菜組合的一盤菜。永歷皇帝吃后贊不絕口地說:“炒餌塊救了朕的大駕。”從此,騰沖炒餌快便有了一個別名——“大救駕”。
4施甸骨頭鲊
施甸特色腌辣,與雕梅、水豆豉并稱“施甸三味”。將新鮮豬排、脊骨及少量腸、肚砍剁,加辣椒面、花椒粉、姜絲、鹽及多種香料拌揉均勻,填壓入罐內并用豬油密封,三個月后即可食用,其色澤鮮艷,香味撲鼻,鲊骨酥松,爽口開胃。可單獨燉食或摻入白豆腐、芋頭梗、人工菌等燉食。
當然,保山除了上面這些,還有很多別的美食,比如騰沖餌絲,昌寧核桃,下村豆粉,石斛酒......很多美食,找個時間,帶著你愛的人一起去吃吧。
最后,小編再帶大家看一看騰沖的火山地質公園。“騰沖的火山數量居全國之首”。。騰沖市全境面積不足6000平方公里卻分布著99座火山,在騰沖流傳著“十山九無頭”的說法。沒有科學解釋的年代,誰也無法想像它們噴火的樣子,只好將其命名為“空山”